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学 >悬月未缺 > 悬月未缺
错误举报

第46章

    宋幼安敛下眼底的泪珠,不愿让宁知弦看出,不值得,怕扰了她前行的脚步。
    一番动作极快,宁知弦束好发冠,少年身姿自然挺拔,她作好男子装束,背挺得直,墨发难以掩饰住其下的盎然,即便只是包着皮肉的那浅浅一层。
    扶翼久不见主人,对着宁知弦好一阵亲昵。
    宁知弦坐在马背上,凝视宋幼安好一阵子,随即展颜一笑:“幼安,不必忧我。”
    她穿上一件极为保暖的外衣,做工精巧,看着并不厚重,正巧适合她来赶路。
    它搭在宁知弦消瘦的身形上,总能让人瞧出她的丝丝憔悴,还是需要好好安养一段时间的。但因为是少年人的缘故,又给人一种她还能扛起长枪,顺着十里草场奔袭之意。
    “风急,早去,”宋幼安怀中抱着软剑,“也不必忧我,我会处理好。”
    我比你想得更要坚强。
    宁知弦自失一笑,勉强不让自己显得过于失神落寞,马鞭轻轻一抬:“幼安,我走了。”
    素面朝尘土,蹄飞伴草长。
    从军经累月,笑谈付情切。
    宋幼安鼻头酸涩,仍是站在原地不动,她看着宁知弦的身影消失在眼帘之中,看着那抹素色融于青天碧云之中,心里空落落的。
    她听着徐临璋的手下前来汇报:“禀大人,小公子身边的人手已经安排好了,定能护他顺利回京。”
    “你说,宁知弦她——”
    手下命线能听出宋幼安的不安,轻声打断:“世子吉人自有天相,不是庸碌冒进之人,不会出什么意外,他会平安的。”
    平安。
    宋幼安在心中默念,从未觉得这一个词会听起来如此悦耳。
    但愿如此。
    风同样扬起宋幼安的袍脚,斯人本就如美玉,无暇无啄,天底下独一份的美好。
    她细细聆听微风吹过的动静,簌簌又簌簌,声声不息。
    风来得是时候,足够她平复心绪,回军督军。
    第39章 换命
    天色压得急,恐有暴雨连绵之意。
    徐临璋的手下陪着宁知弦一路奔袭,也是精疲力竭,他们本以为宁知弦看起来身受重伤,人大概赶一段路,就需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没想到这人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厉害,这几天气息都不带乱的。
    徐九弹了弹手中的长剑,拿出几件蓑衣,递给宁知弦后,又分给自己的几个手下。
    他们是徐临璋的心腹,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多的一句都不会问。
    “世子,这雨怕是要下许久,”徐九打算伸手去摸扶翼的脑门,没想到这马有点性子,偏过头不让他摸,“我们不如在这逗留一阵子。”
    宁知弦穿好蓑衣,扣上两旁的带子,她压住下唇观察起天色:“照旧赶路。”
    师父危在旦夕,他根本等不起。
    就算天上在下刀子,她眼睛都不会眨一下,直接冲进去。
    徐九得令,瞥见宁知弦干裂的唇角,拿出一壶水,他招呼起在一旁休息的弟兄:“都给我起来,接着赶路了。”
    几个还没坐热的手下还未叫苦,就听见宁知弦淡淡道:“诸位辛苦了,陪鄙人走这一遭,等我回京中,自会重金酬谢诸位。”
    她话罢,旋即上马,勒着笼头将方向调转,她微微侧过身,熟练地夹住马腹:“还有几日劳碌,子瞻感激不尽。”
    一切的动作干脆利落,她不等众人,径直加快速度,天下已然下起小雨,宁知弦不由分说冲入雨幕。
    给几个手下都看愣了:“头儿,他不需要休息的吗?”
    徐九给几个没穿上蓑衣的一阵好说:“管人家休不休息的,还不快点穿好,人家都出发了,你们还在这里磨蹭。”
    手下如梦初醒,连连应道。
    是个好差事,只不过累点罢了,还能在徐大人以及宁知弦面前刷脸,对以后的差事来说大有裨益。
    徐九还在感叹,宁知弦果真跟别人不一样,和呼兰彻交手后还能活下来。
    容不得他多思,大块的雨珠落下,徐九一马当先出去追逐宁知弦的背影,天色茫茫,顺着这条路总会碰到。
    只是雨一下,他们要抵京,会生出诸多不变。
    管他呢,一条路只顾走到底。
    *
    香积寺内,敬辞接连照顾普慧好几天,他已经数日没有睡个好觉,连珠沉都在劝他,叫他好好休整一番,均被他拒绝。
    普慧连日高烧不退,宫里拨了好多太医下来,又在民间拉来不少的妙手,都没有办法诊治出到底是什么怪病,反倒被普慧一一打回,说将死之人,无足挂齿,没必要耽误各位大人的时间。
    “宁知弦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敬辞蹲在地上,整个人皱得像颗苦瓜似的,他抬头望向珠沉,“娘娘的旨意下来了吗?”
    珠沉:“下来了。”
    算是这段时间里不多的慰藉,敬辞哪里看不出,师父恐怕是时日无多,所以他才大着胆子给北疆差去一封信。
    他又是懊恼,早知道信件早些送去,宁知弦也能早些回来。
    屋内突然传来猛烈的咳嗽声,还有唤敬辞姓名的动静。
    敬辞三两步蹿进屋内,就见普慧勉强直起上身,眉宇间的乌青越发沉重,他一看见敬辞,就让他备好纸笔。
    敬辞均是一一照做。
    “接下来的,我说你就写……也不要惊讶,”普慧浑浊的双眼透出条缝来,他看向自己最为年长的弟子,忽而欣慰一笑,都是强撑气力,“不管我说什么……都不要意外。”
    敬辞手忙脚乱:“好,我都写。”
    “爱徒子瞻。”
    普慧的每一次吐息都犹如拉响漏风的水车,咯吱作响,还冒出不少落灰。
    珠沉瞧了几眼,场合不适合自己待下去,安静关上房门站在屋外。
    “世事无常,我心有愧。”
    敬辞的手肘险些一陡,将字写错,师父怎么会对宁知弦有愧呢,若不是普慧提前嘱托过,他估计真得要接连追问。
    “尔在黄泉司所见……全无假象,”无边的愧意席卷到普慧身体的每一寸,“结魄灯点燃不易,需要人的生魂为引。”
    那日给宁知弦遮雨的,即是普慧的师祖。
    师祖先去已有多年,早已不过问世事,却为了宁知弦,肯再度出山。
    “你自小聪慧,自然知道这引……会是谁,”普慧气力将枯,睁眼看向屋外掠过的飞鸟,想起前世死在北疆的宁知弦,“不必苛责自己,都是我萧氏皇族欠你的。”
    敬辞越写越糊涂,转而将目光落在普慧身上时,普慧冲他投向一个安抚的眼神。
    “前世我既知你蒙冤受屈,却未曾为你辩护一二,为师心中的悔恨不计其数。”
    为何呢。
    为了朝堂安稳,为了社稷百姓。
    普慧了解宁知弦的心性,知道她断然不会做出通敌买国的勾当,可是还是任由旁人骂下去。
    宁知弦被污,他没有出手。
    宁纤筠被废,他亦没有出手。
    他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做,可看起来又不是那般的无辜。
    在大局面前,要普慧做什么他都愿意,他捻着手中的佛珠,兀自笑了声,所以舍得宁知弦一人……也合情合理,所以他出卖了他的徒弟。
    毕竟,谁都不可以挑战皇家威严。
    可后来,普慧突然后悔了,他在佛寺里吃斋修身多年,见惯了世态炎凉,也见惯了人情百态,以为自己能够修出一身菩萨的悲悯心肠。
    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一点都不慈不爱,披上多少层皮都无法掩饰他的烂肚肠。
    萧拂远是加害者,那他就是实打实的帮凶,世间有比天家威严更为重要的东西,更重要更值得珍惜的存在。
    举头三尺有神明,普慧修不是神明,同时也修不了己心。
    他可叹可悲,亦是可笑。
    想到此处,普慧多上不少精气神,说话也不没力了。敬辞看在眼中,心瞬间被揪起,这很像将死之人油尽灯枯时的……回光返照。
    师父……
    他的唇角微微挪动,添上不忍。
    “我不该为了天子威严而对你不闻不问,众生之下人人平等,阿远他有错,他就该认。”
    普慧合上双目,指尖搭在腕间,也是料到自己为何会容光焕发的原因。
    他死前唯有一个心愿,就是能再见到宁知弦一次,哪怕只有一眼。
    “我有愧有悔,前世既然不可扭转,今生必然倾尽全力换你安乐无忧,”普慧本没有这么老,逆转天命的代价太过庞大,他没有让宋幼安担着,而是一人全部承担,“子瞻,你心思澄然,不要为此伤神伤怀,尽力去走以后的每一步,师父估计是看不到了。”
    普慧的精气神又一下子消下去,似乎就是为了交代临终的这番遗言。
    与此同时,宁知弦风雨兼程总算赶到上京城,她突然觉得胸口一阵酸疼,像是有东西莫名在戳她,扰得她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