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如果苑之明这个时候出来替古长风说句话,也还算他有良心。”
……
无数的声音充斥着网络世界,但是苑之明依然沉默。
而古长风工作室则是发了一套新闻图——《古长风为母校捐赠,助力新人艺术家培养》
舆论的讨论愈发激烈,倾向也越来越偏向一边。
甚至躺在医院的苑松青都看到了这些传闻。
“这么多年,这世道一点都没变”,手机屏幕上“白眼狼”三个字还是很刺眼,苑松青摘了老花镜丢在一边,却见苑之明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不紧不慢地收拾出院的行李。
“知道没变还要看”,苑之明过来抽走手机。“随便他们怎么说,过几天会变的。”
苑松青张张口,他想问苑之明真的打算彻底摊牌吗?有没有回旋的余地?会不会还是吃亏……可是话到嘴边,又觉得自己这辈子原地打转已经够了,何必又要去插手他呢?
只有见到李一恺的时候,他才敢偷问几遍:“不会胡闹吧?你可要看着点他。”
李一恺摇头笑了笑,故意无奈说:“这件事我管不了。”
苑松青便也无可奈何,末了才说:“他妈妈和我当年要做的是一回事,但是他不一样,如果和古长风闹得这么难看……那毕竟是他亲生父亲。”
李一恺一颗颗剥着莲蓬,大珠小珠落在瓷盘里,他说:“对苑之明来说,您是他唯一的父亲,他做这些是为了了却袁阿姨和您的遗憾,也是为他自己,但不是为了和任何人作对。他比谁都清楚。”
“是”,苑松青笑着叹口气:“这性格像他妈妈,甚至也有点遗传古长风……我做不到。”
李一恺点头,他想,他也做不到,所以苑之明才珍贵。
那天晚上,大学生艺术市集发布了正式海报,苑之明的名字立刻引来一波冷嘲热讽,他倒是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觉得算是给市集做了免费宣传。
只是市集的组织者们情绪很大——他们都是没毕业的艺术系学生,和苑之明合作下来,一半是很喜欢他这个人,一半是为他的才华折服,又听他说了电影节真正的前因后果,本来就有些愤愤不平。
现在看到自己辛苦筹备的活动下面,全是负面评论,立刻好几个人按耐不住发了微博。
苑之明微微诧异:“他们就不怕引火上身?”
犹豫了一会儿,他在群里默默发了一句:“其实没关系的,大家不要这么激动,不要影响到活动。”
结果反倒是被攻击了,邱琳琳电话打来,颇有点指责他胆小怕事的意思。
“什么大师不大师?难道还能只手遮天,不让我们市集办了吗?”邱琳琳愤愤道,“那正好,到时候揭穿他的假惺惺面孔,一面扶持新兴艺术家,一面打压学生……”
苑之明被连珠炮砸晕,半晌才插话:“其实如果这次展出顺利,我的作品已经是回应……”
“哥哥,我们大家是因为你的作品才挺你,可是那些老古董的信徒他们不看你的作品呀,你这么佛就只能等着被喷,这些人没有脑子的……”
最后邱琳琳以一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结束了这段对话。李一恺在旁边已经笑出了鱼尾纹。
苑之明抓着额前的头发,苦恼说:“我比她大了四五岁,怎么就这么大的代沟吗?”
“如果换成你是她,你也会这么做的”,李一恺揉揉他说。
“我不知道,我以前根本不太关注这些”,苑之明想了想,“如果以后,我想我会吧……要是他们也遇到类似的事情。”
他忽然自己笑起来:“被这么多人支持的感觉还挺好的哈。”
李一恺仰躺在床上看着他,深深说:“以后会有更多人支持你的。”
“会吗?”苑之明躺在他旁边,看着头顶的吊灯:“不会过了二十年,我变成了古长风吧?然后被人说是老古董。”
说完两个人都压着声音笑了会儿,李一恺伸手,让苑之明枕着自己的手臂,然后说:“我想不会的。”
“你这么认真?”苑之明瞥他一眼:“我开玩笑的,我才不会。”
“我是说,我刚刚才想到……”李一恺很认真,“古长风着急找接班人,想完成自己名垂史册的愿望,但是也许他没想到,现在和未来的时代,已经不需要像他一样的独芒星了。”
苑之明很快听懂他的意思,出神想了想——“艺术真的能去精英化吗?”
“受众越来越广,话语权逐渐被更多人掌握,一切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变化”,李一恺翻个身,“也许我们做的事情,虽然听上去是为资本服务,但是也在推动艺术走向更多人。”
“我觉得你说得对”,苑之明思考过才承认:“可能有一天,艺术和艺术家,都不会是高高在上的,人们像是看一部电影、一个广告片一样看待它们,没有那些区分,也没人觉得自己更高级,或者更清高。这样大家都能很好地生存,也能百花齐放地创作。”
……
那是很好也很遥远的畅想,两个人聊起来便止不住,一直到苑之明不知道想起什么,扑哧笑了一声。
“如果今天你说的这些,被路西法听到”,他解释说,“他可能会对你改观很多。”
“他对我改观?”李一恺瞬间不高兴:“他对我到底有什么意见?我什么时候招惹过他?”
苑之明“哎呀”一声,“他不是针对你,只是不喜欢资本市场这些相关的……”
李一恺冷笑:“不喜欢?那怎么也没有见他去荒野生存?他们这些人只是嘴上说着不喜欢,吃穿用度花钱的时候怎么不想……”
“好了好了好了,停!”
苑之明很后悔,也为自己还是没摸清李一恺的炸毛点而懊恼。
“别管他喜不喜欢,我喜欢你,我最喜欢你了”,他翻身撑起来,从上而下看着李一恺,亲了一口又说:“这还不够吗?”
李一恺脸色好了点,但是依然绷着嘴角,别别扭扭地:“不太够。”
“那……我爱你?”
“这是个疑问句?”
“不是不是”,苑之明俯身扣着李一恺的手,两只戒指碰在一起,他把李一恺的手放在自己心口,认真郑重地说:“我爱你李一恺。”
“别生气了”,他嘴唇在李一恺脸上蹭蹭:“我们都好久没有不在医院陪护、不打视频电话,像这样躺在一起聊天了,不许浪费时间生气。”
李一恺被他蹭得发痒,忍着笑躲开:“那就继续聊天,你现在在干什么?”
“不可以吗?”苑之明解着他的睡衣扣子。
“你爸在隔壁房间……”
“他早就睡着了。”
“苑之明”,李一恺无奈地抓他后脖颈,把人从自己锁骨间提起来:“你怎么一点都不……不难为情呢?”
“这有什么难为情的?”苑之明坦然得很,又问了一遍:“不可以吗?”
李一恺没说话,也没动。
僵持之间,苑之明忽然想起什么,他低头趴在李一恺身上,乱糟糟的卷毛拱了拱,在他耳边叫了一声。
“你给我闭嘴”,李一恺压低声音骂他。
“哥哥”,苑之明的声音没完没了地叫了好几遍,嘿嘿地笑:“李一恺你起反应了,原来你喜欢我这么叫你啊。”
“滚,我刚刚就起反应了。”
“那还不让我?”
“……”
李一恺难得被苑之明拿捏住,耳朵立刻红了。
“那你轻点”,他伸手关了灯,“不许出声音。”
“是你不要出声音”,苑之明一边磨牙一边说。
……
月色笼罩在院子里的栀子树上,白色的光与白色的花瓣融为一体,花香顺着月光蔓上夜空,这个夜晚浸满了馥郁,难以分辨究竟来自何处。
第二天,这个世界还是在缓慢曲折地变化着。
寥寥几个学生的发言很快被古长风“信徒”淹没;
几天之后,王大启在接受访谈时,夸赞古长风一直乐于挖掘和提携新人;
没多久,又有人挖出苑之明过去的经历——频频被展馆拒绝,一直到《拥抱的温度》才崭露头角……像是完全借着古长风的帮助,他才能被人注意。
没有多少人真的关注他的其他作品。
一直到两周之后,大学生艺术市集在北京开幕。
第86章 是一见钟情
袁茗烟遗留下的画作有六十九幅,其中十八幅曾经被古长风用作二次设计。
苑之明把它们一一扫描到电脑上做精准复原,再次创作,立体建构。
当再次出现在世人眼前时,是在那座曾经为“刨冰”准备的沉浸式展厅里,命名为《原本面貌》。
李一恺是它完成后的第一个参观者,进入不足三平米的空间,先是被满眼潦草的文字包围,像是那些报刊和网络的评价变成了实体,充斥眼球——“发人深省”、“故作标新立异”、“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尝试”、“chinese art new era”、“incredible”……
……
无数的声音充斥着网络世界,但是苑之明依然沉默。
而古长风工作室则是发了一套新闻图——《古长风为母校捐赠,助力新人艺术家培养》
舆论的讨论愈发激烈,倾向也越来越偏向一边。
甚至躺在医院的苑松青都看到了这些传闻。
“这么多年,这世道一点都没变”,手机屏幕上“白眼狼”三个字还是很刺眼,苑松青摘了老花镜丢在一边,却见苑之明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不紧不慢地收拾出院的行李。
“知道没变还要看”,苑之明过来抽走手机。“随便他们怎么说,过几天会变的。”
苑松青张张口,他想问苑之明真的打算彻底摊牌吗?有没有回旋的余地?会不会还是吃亏……可是话到嘴边,又觉得自己这辈子原地打转已经够了,何必又要去插手他呢?
只有见到李一恺的时候,他才敢偷问几遍:“不会胡闹吧?你可要看着点他。”
李一恺摇头笑了笑,故意无奈说:“这件事我管不了。”
苑松青便也无可奈何,末了才说:“他妈妈和我当年要做的是一回事,但是他不一样,如果和古长风闹得这么难看……那毕竟是他亲生父亲。”
李一恺一颗颗剥着莲蓬,大珠小珠落在瓷盘里,他说:“对苑之明来说,您是他唯一的父亲,他做这些是为了了却袁阿姨和您的遗憾,也是为他自己,但不是为了和任何人作对。他比谁都清楚。”
“是”,苑松青笑着叹口气:“这性格像他妈妈,甚至也有点遗传古长风……我做不到。”
李一恺点头,他想,他也做不到,所以苑之明才珍贵。
那天晚上,大学生艺术市集发布了正式海报,苑之明的名字立刻引来一波冷嘲热讽,他倒是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觉得算是给市集做了免费宣传。
只是市集的组织者们情绪很大——他们都是没毕业的艺术系学生,和苑之明合作下来,一半是很喜欢他这个人,一半是为他的才华折服,又听他说了电影节真正的前因后果,本来就有些愤愤不平。
现在看到自己辛苦筹备的活动下面,全是负面评论,立刻好几个人按耐不住发了微博。
苑之明微微诧异:“他们就不怕引火上身?”
犹豫了一会儿,他在群里默默发了一句:“其实没关系的,大家不要这么激动,不要影响到活动。”
结果反倒是被攻击了,邱琳琳电话打来,颇有点指责他胆小怕事的意思。
“什么大师不大师?难道还能只手遮天,不让我们市集办了吗?”邱琳琳愤愤道,“那正好,到时候揭穿他的假惺惺面孔,一面扶持新兴艺术家,一面打压学生……”
苑之明被连珠炮砸晕,半晌才插话:“其实如果这次展出顺利,我的作品已经是回应……”
“哥哥,我们大家是因为你的作品才挺你,可是那些老古董的信徒他们不看你的作品呀,你这么佛就只能等着被喷,这些人没有脑子的……”
最后邱琳琳以一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结束了这段对话。李一恺在旁边已经笑出了鱼尾纹。
苑之明抓着额前的头发,苦恼说:“我比她大了四五岁,怎么就这么大的代沟吗?”
“如果换成你是她,你也会这么做的”,李一恺揉揉他说。
“我不知道,我以前根本不太关注这些”,苑之明想了想,“如果以后,我想我会吧……要是他们也遇到类似的事情。”
他忽然自己笑起来:“被这么多人支持的感觉还挺好的哈。”
李一恺仰躺在床上看着他,深深说:“以后会有更多人支持你的。”
“会吗?”苑之明躺在他旁边,看着头顶的吊灯:“不会过了二十年,我变成了古长风吧?然后被人说是老古董。”
说完两个人都压着声音笑了会儿,李一恺伸手,让苑之明枕着自己的手臂,然后说:“我想不会的。”
“你这么认真?”苑之明瞥他一眼:“我开玩笑的,我才不会。”
“我是说,我刚刚才想到……”李一恺很认真,“古长风着急找接班人,想完成自己名垂史册的愿望,但是也许他没想到,现在和未来的时代,已经不需要像他一样的独芒星了。”
苑之明很快听懂他的意思,出神想了想——“艺术真的能去精英化吗?”
“受众越来越广,话语权逐渐被更多人掌握,一切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变化”,李一恺翻个身,“也许我们做的事情,虽然听上去是为资本服务,但是也在推动艺术走向更多人。”
“我觉得你说得对”,苑之明思考过才承认:“可能有一天,艺术和艺术家,都不会是高高在上的,人们像是看一部电影、一个广告片一样看待它们,没有那些区分,也没人觉得自己更高级,或者更清高。这样大家都能很好地生存,也能百花齐放地创作。”
……
那是很好也很遥远的畅想,两个人聊起来便止不住,一直到苑之明不知道想起什么,扑哧笑了一声。
“如果今天你说的这些,被路西法听到”,他解释说,“他可能会对你改观很多。”
“他对我改观?”李一恺瞬间不高兴:“他对我到底有什么意见?我什么时候招惹过他?”
苑之明“哎呀”一声,“他不是针对你,只是不喜欢资本市场这些相关的……”
李一恺冷笑:“不喜欢?那怎么也没有见他去荒野生存?他们这些人只是嘴上说着不喜欢,吃穿用度花钱的时候怎么不想……”
“好了好了好了,停!”
苑之明很后悔,也为自己还是没摸清李一恺的炸毛点而懊恼。
“别管他喜不喜欢,我喜欢你,我最喜欢你了”,他翻身撑起来,从上而下看着李一恺,亲了一口又说:“这还不够吗?”
李一恺脸色好了点,但是依然绷着嘴角,别别扭扭地:“不太够。”
“那……我爱你?”
“这是个疑问句?”
“不是不是”,苑之明俯身扣着李一恺的手,两只戒指碰在一起,他把李一恺的手放在自己心口,认真郑重地说:“我爱你李一恺。”
“别生气了”,他嘴唇在李一恺脸上蹭蹭:“我们都好久没有不在医院陪护、不打视频电话,像这样躺在一起聊天了,不许浪费时间生气。”
李一恺被他蹭得发痒,忍着笑躲开:“那就继续聊天,你现在在干什么?”
“不可以吗?”苑之明解着他的睡衣扣子。
“你爸在隔壁房间……”
“他早就睡着了。”
“苑之明”,李一恺无奈地抓他后脖颈,把人从自己锁骨间提起来:“你怎么一点都不……不难为情呢?”
“这有什么难为情的?”苑之明坦然得很,又问了一遍:“不可以吗?”
李一恺没说话,也没动。
僵持之间,苑之明忽然想起什么,他低头趴在李一恺身上,乱糟糟的卷毛拱了拱,在他耳边叫了一声。
“你给我闭嘴”,李一恺压低声音骂他。
“哥哥”,苑之明的声音没完没了地叫了好几遍,嘿嘿地笑:“李一恺你起反应了,原来你喜欢我这么叫你啊。”
“滚,我刚刚就起反应了。”
“那还不让我?”
“……”
李一恺难得被苑之明拿捏住,耳朵立刻红了。
“那你轻点”,他伸手关了灯,“不许出声音。”
“是你不要出声音”,苑之明一边磨牙一边说。
……
月色笼罩在院子里的栀子树上,白色的光与白色的花瓣融为一体,花香顺着月光蔓上夜空,这个夜晚浸满了馥郁,难以分辨究竟来自何处。
第二天,这个世界还是在缓慢曲折地变化着。
寥寥几个学生的发言很快被古长风“信徒”淹没;
几天之后,王大启在接受访谈时,夸赞古长风一直乐于挖掘和提携新人;
没多久,又有人挖出苑之明过去的经历——频频被展馆拒绝,一直到《拥抱的温度》才崭露头角……像是完全借着古长风的帮助,他才能被人注意。
没有多少人真的关注他的其他作品。
一直到两周之后,大学生艺术市集在北京开幕。
第86章 是一见钟情
袁茗烟遗留下的画作有六十九幅,其中十八幅曾经被古长风用作二次设计。
苑之明把它们一一扫描到电脑上做精准复原,再次创作,立体建构。
当再次出现在世人眼前时,是在那座曾经为“刨冰”准备的沉浸式展厅里,命名为《原本面貌》。
李一恺是它完成后的第一个参观者,进入不足三平米的空间,先是被满眼潦草的文字包围,像是那些报刊和网络的评价变成了实体,充斥眼球——“发人深省”、“故作标新立异”、“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尝试”、“chinese art new era”、“incred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