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今朝金榜题名,便是天子门生。
“快快快!一甲要出了!”
有些围观的行人比科考的学子还要激动,踮着脚伸着脖子往榜单上看。
“状元……唐桁!”
“唐桁!有没有搞错!他不是个穷小子吗?”
“穷小子怎么了?你不穷?当年的秦御史不也是寒门状元吗,有什么可惊讶的!该不是你嫉妒人家,酸了吧?”
“我酸个屁!我在赌坊买的裴云潇是状元,我亏大了好吗!”
“谁让你有眼不识泰山?”
“你识,那你咋不买唐桁?赌局里这次就只有一个人买了唐桁赢,就出一百两,他赚翻了!”
街边,酒楼二层。
半开的窗户里露出两张喜悦的笑脸。
“小公子,锦和去赌坊取钱了。”锦妙站在裴云潇的身后,表情很是微妙。
虽然说,裴云潇惜败唐桁,与状元之名失之交臂,可想想这场那赔率惊人的赌局……锦妙觉得,如果裴云潇有尾巴,此时已经翘到天上了。
毕竟,以她对小公子的了解,名次,还真不如白花花的银子重要。
裴云潇果然跟锦妙的想法一模一样。
“我早劝五哥陪我一起买兄长赢了,他不听我的,真是没办法啊。”裴云潇嘴角的笑意都压不住了。
“小公子这下可成了探花郎了。一准是大历最俊俏的探花郎!到时簪花游街,不知要迷倒多少京城女子。”锦妙调侃道。
“可别了。”
裴云潇一想到游街时会被无数沾满了浓郁香气的手帕、香囊砸个满怀,浑身都别扭的要命。
“这个时辰,说不定五哥在客栈里把酒菜都摆好了,走,好久没热闹过了,咱们回去吧。”裴云潇高兴道。
锦妙乖乖地跟上,心里却在悄悄嘀咕。最近小公子越来越奇怪了,只要提起有关唐公子的事,总是从眼睛到嘴角,止不住的笑意。
这模样甚至已经明显到连锦年、锦和这两根木头都看出来的地步了,该不会……
锦妙一个激灵,连忙摇头。
不!不!不!一定是她想多了,唐公子是男人啊!
诶?可小公子本来就应该喜欢男人啊!锦妙一拍脑袋。
“哎哟!”正胡思乱想着,锦妙一下撞上了一个横冲过来的人。
她一抬头,是锦年。
“锦年?”锦妙揉着自己的胳膊:“你走这么快干嘛,撞疼我了。”
锦年没工夫安抚妹妹,脸上满是凝重:“小公子,黄大人密信,要您立刻去见他!”
裴云潇脚步一顿,脸上的笑意骤然一收:“怎么了?”
锦年沉默着,摇了摇头。
皇宫,长顺殿。
“娘娘,宫外递了信儿来,事情差不多了。”
一个老嬷嬷走进偏殿的佛堂,朝立于佛像之前,一个头发花白的人回禀道。
那穿着繁复宫装的老人缓缓转身,一双带着些利色的凤眼微微上挑,正是当今的赵太后。
老嬷嬷见太后回身,立刻上前扶住她的胳膊,低眉顺眼:“赵家主的意思是,剩下的,还要娘娘给陛下开口,才是最好。”
赵太后眉毛一动:“让哀家亲自对皇上提?呵,他倒是越活越会算计了。”
“他以为,哀家在皇帝那里,还有多少的情分,可以置换?”
老嬷嬷叹了口气:“娘娘,这一回,家主也是着急了。”
“不光是咱们赵家,何家也已经动起来了,裴家倒是按兵不动,可他们这次得了大利,当然不会动什么了。”
赵太后嗤笑:“只是因为这次科考入朝的人员之中,寒门士子占了多数,竟是从未有过的状况?”
“家主担心,是陛下……”老嬷嬷欲言又止。
赵太后摆摆手:“自家子弟不争气,又怪得着谁?裴太傅把永年定了榜眼,已经是给了赵家情面了,他还想怎么着?”
老嬷嬷知道太后不过只是说说而已,便劝道:“娘娘还不知道吧,裴家最近,似乎有异。”
“哦?”
“按家主的猜测,裴家三位大人,似乎与裴太傅不睦,可太傅眼里最看重的,却是今科的探花郎。而那探花郎和那些个寒门的小子,偏偏又……”
“什么乱七八糟的。”赵太后眼里闪过精光,可面上却丝毫不显:“传信回去吧,此事哀家替他办妥就是。”
顿了顿,赵太后方才似自言自语般:“确实……太多了。”
第65章 是何用心
“什么时辰了?怎么小七还没来?”
客栈里, 韩少祯站在窗边往街上瞧了又瞧,还是没见到裴云潇的身影。
“之前说好了放榜后在客栈聚会,逸飞不是失约之人, 估计是什么事耽搁了吧。”秦东襄说了一句。
另一边, 坐在桌旁的唐桁也有些心不在焉,手上端着酒杯,可眼神却时不时的朝门外瞟去。
一声门响, 唐桁猛一抬头,眼中的神色从期待变为失落——进来的是李延。
“韩学兄, 我去问了客栈的小厮, 他们说从放榜时,裴学兄就不在店里了。”
“这倒是奇了, 那能到哪儿去?不至于连个信儿也不送来吧?”韩少祯嘀咕道。
“下午时, 裴学兄身边的锦和兄弟倒是来过一趟, 手里还捧着一箱银子。问及裴学兄不在, 他便直接走了。”谢英也说道。
“快快快!一甲要出了!”
有些围观的行人比科考的学子还要激动,踮着脚伸着脖子往榜单上看。
“状元……唐桁!”
“唐桁!有没有搞错!他不是个穷小子吗?”
“穷小子怎么了?你不穷?当年的秦御史不也是寒门状元吗,有什么可惊讶的!该不是你嫉妒人家,酸了吧?”
“我酸个屁!我在赌坊买的裴云潇是状元,我亏大了好吗!”
“谁让你有眼不识泰山?”
“你识,那你咋不买唐桁?赌局里这次就只有一个人买了唐桁赢,就出一百两,他赚翻了!”
街边,酒楼二层。
半开的窗户里露出两张喜悦的笑脸。
“小公子,锦和去赌坊取钱了。”锦妙站在裴云潇的身后,表情很是微妙。
虽然说,裴云潇惜败唐桁,与状元之名失之交臂,可想想这场那赔率惊人的赌局……锦妙觉得,如果裴云潇有尾巴,此时已经翘到天上了。
毕竟,以她对小公子的了解,名次,还真不如白花花的银子重要。
裴云潇果然跟锦妙的想法一模一样。
“我早劝五哥陪我一起买兄长赢了,他不听我的,真是没办法啊。”裴云潇嘴角的笑意都压不住了。
“小公子这下可成了探花郎了。一准是大历最俊俏的探花郎!到时簪花游街,不知要迷倒多少京城女子。”锦妙调侃道。
“可别了。”
裴云潇一想到游街时会被无数沾满了浓郁香气的手帕、香囊砸个满怀,浑身都别扭的要命。
“这个时辰,说不定五哥在客栈里把酒菜都摆好了,走,好久没热闹过了,咱们回去吧。”裴云潇高兴道。
锦妙乖乖地跟上,心里却在悄悄嘀咕。最近小公子越来越奇怪了,只要提起有关唐公子的事,总是从眼睛到嘴角,止不住的笑意。
这模样甚至已经明显到连锦年、锦和这两根木头都看出来的地步了,该不会……
锦妙一个激灵,连忙摇头。
不!不!不!一定是她想多了,唐公子是男人啊!
诶?可小公子本来就应该喜欢男人啊!锦妙一拍脑袋。
“哎哟!”正胡思乱想着,锦妙一下撞上了一个横冲过来的人。
她一抬头,是锦年。
“锦年?”锦妙揉着自己的胳膊:“你走这么快干嘛,撞疼我了。”
锦年没工夫安抚妹妹,脸上满是凝重:“小公子,黄大人密信,要您立刻去见他!”
裴云潇脚步一顿,脸上的笑意骤然一收:“怎么了?”
锦年沉默着,摇了摇头。
皇宫,长顺殿。
“娘娘,宫外递了信儿来,事情差不多了。”
一个老嬷嬷走进偏殿的佛堂,朝立于佛像之前,一个头发花白的人回禀道。
那穿着繁复宫装的老人缓缓转身,一双带着些利色的凤眼微微上挑,正是当今的赵太后。
老嬷嬷见太后回身,立刻上前扶住她的胳膊,低眉顺眼:“赵家主的意思是,剩下的,还要娘娘给陛下开口,才是最好。”
赵太后眉毛一动:“让哀家亲自对皇上提?呵,他倒是越活越会算计了。”
“他以为,哀家在皇帝那里,还有多少的情分,可以置换?”
老嬷嬷叹了口气:“娘娘,这一回,家主也是着急了。”
“不光是咱们赵家,何家也已经动起来了,裴家倒是按兵不动,可他们这次得了大利,当然不会动什么了。”
赵太后嗤笑:“只是因为这次科考入朝的人员之中,寒门士子占了多数,竟是从未有过的状况?”
“家主担心,是陛下……”老嬷嬷欲言又止。
赵太后摆摆手:“自家子弟不争气,又怪得着谁?裴太傅把永年定了榜眼,已经是给了赵家情面了,他还想怎么着?”
老嬷嬷知道太后不过只是说说而已,便劝道:“娘娘还不知道吧,裴家最近,似乎有异。”
“哦?”
“按家主的猜测,裴家三位大人,似乎与裴太傅不睦,可太傅眼里最看重的,却是今科的探花郎。而那探花郎和那些个寒门的小子,偏偏又……”
“什么乱七八糟的。”赵太后眼里闪过精光,可面上却丝毫不显:“传信回去吧,此事哀家替他办妥就是。”
顿了顿,赵太后方才似自言自语般:“确实……太多了。”
第65章 是何用心
“什么时辰了?怎么小七还没来?”
客栈里, 韩少祯站在窗边往街上瞧了又瞧,还是没见到裴云潇的身影。
“之前说好了放榜后在客栈聚会,逸飞不是失约之人, 估计是什么事耽搁了吧。”秦东襄说了一句。
另一边, 坐在桌旁的唐桁也有些心不在焉,手上端着酒杯,可眼神却时不时的朝门外瞟去。
一声门响, 唐桁猛一抬头,眼中的神色从期待变为失落——进来的是李延。
“韩学兄, 我去问了客栈的小厮, 他们说从放榜时,裴学兄就不在店里了。”
“这倒是奇了, 那能到哪儿去?不至于连个信儿也不送来吧?”韩少祯嘀咕道。
“下午时, 裴学兄身边的锦和兄弟倒是来过一趟, 手里还捧着一箱银子。问及裴学兄不在, 他便直接走了。”谢英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