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她恹恹地吃着车厘子,听见她二姨又担忧地说:“是吗小杏?但也不能说不急,好男孩毕竟少,出了大学就不流通了,咱也别太挑了,一挑就挑到别人手里头去了。找个能过日子的,差不多的就行。”
包小霜一听就挂了脸,稍顿,探了探身问:“珍珍怎么还没要个孩子?”
话音未落,包小月的脸也立刻发绿。
这话正捅在她肋叉骨上,她也不知道为什么闺女结婚一年多了也弄不出个孩子。两人看着挺和气的,韩俊话很少,也没什么是非,婚后两人都没红过脸,她闺女也一门心思贴在韩俊身上,可就是没有……
问鲁珍,她光说韩俊太忙了不见人,好不容易在家呆一会,怎么挨他也不让碰,话多了还发火,大概还是事业压力太大。反正从在一起就这样,她也习惯了,有钱人嘛,有点脾气跟小病儿很正常,得体谅。
这男人被窝里的事,包小月也不好介入,她愁得不得了,似乎鲁珍本人都不如她愁,还整天美滋滋地逛街吃喝做美容……
正不知道怎么说,鲁珍开口了,“哎呦三姨,韩俊个大忙人,一个月恨不得二十多天出差,忙得哪有时间啊!我也总感冒,正吃着补药呢,调理调理再说吧,总会有的嘛,不急。”
“噢……”包小霜点点头,“就是就是。”
“喝水。”韩俊就近把一只茶杯搁在白友杏面前,对她淡淡笑了下,手臂起落间,又带来一股苦香。
“谢谢姐夫,我自己来吧……”白友杏无奈地笑着,心想她妈可真会问,弄得她真尴尬。都是亲姐妹,何必哇……
白友杏她姥姥去年冬天摔了一跤,虽然好了,但今年冬天不知是不是因为太冷,说话总跟短一口气似的,跟大家坐着聊了一会,就没精神,中午吃饭时人又多,老太太就说,想拿个小碗回床上靠着吃。
李金枝睡了一张榻榻米床,床上半拉睡人,半拉搁着张小矮桌,白友杏干脆说,她挨样菜扒一点,陪着她姥姥回屋吃。
她二姨正愁家里没那么多凳子,想让鲁珍回他们家拿两把来,看鲁珍一双眼像黏在韩俊身上似的,韩俊又在一边忙工作,心想拉倒吧,就拿了几个小碟,依样装好小菜,在老太太屋里单摆了一桌。
不久,餐厅就传来包小月和包小霜攀比着吹牛的声音,白友杏关上门,给她姥姥的米饭上夹菜,“姥姥,你一定要多吃饭,人能吃饭,身体才会有劲。”
“我挺好的。杏,你怎么样?彻底养好了吗?”李金枝拍拍白友杏手背,意思菜够了,吃不了,又说:“你妈好大岁数才有了你,生你那时,花了一天一夜,打你一下生,我就悬着心。”
白友杏上小学时,李金枝放心不下,又舍不得,特意从老家跑来包小霜家里照顾她,给她做午饭,就这么一直照顾到白友杏上初中,那个小小的家实在住不下了,李金枝才回了老家。
这些年白友杏最爱过节的原因,也是因为能回乡下看看姥姥,买点姥姥爱吃的酥点心,大红肠,住住小时候住的小院子。她也总想快点拿到编制,到时工资翻上三倍,就能让姥姥也跟着她享享福,也为她感到光荣。
可一切,似乎都赶不上老人老去的速度快。
一想到这,白友杏心里难受,拉着姥姥的手放到腰上说:“我特别好,你摸摸,过节还胖了三斤呢。”
“胖点好,你二姐姐整天为了减肥不吃米饭,一到秋冬就生病,这是糟践自己……”
“我不生病,我身体好,病都绕路走,你别担心。”白友杏说着,极力瞪着一双眼睛,想让姥姥安心,李金枝摸了摸她的头发,笑了:“杏,给姥姥说说,你妈说的那个家里有钱的,对你好吗?姥姥跟你说……”
她说着,从一堆衣服里抽出一件呢子大衣,口袋里有个塑料袋,塑料袋包着个牛皮纸信封,打开,竟有一只明晃晃的金镯子。
“这只就是留给你的,我老娘给我的,你妈跟两个姨结婚的时候我都没舍得给,你两个姐姐也一样,就等着你嫁人。”
白友杏听了心里酸酸的,她根本不了解那个贺承鑫,却也抽了抽鼻子说:“他人挺好的,我再跟他处一处。”
“是得处一处。”李金枝缓缓点着头,“过日子,就是图个人好,心里要有你,遇到沟啊坎儿的,两人能互相扶一把,谁也不抛弃谁。我倒觉得不用非去攀高枝,别人家再好,也是别人的,女孩家日子过得舒坦,自己能赚能吃,有底气,也不受气,就够了。”
“我不受气,姥姥。”
白友杏这点倒是随他妈。说她怂,受领导气的时候,她大气不敢喘,编辑给她退稿话说得那么难听,她也耐着性子回一个“好的好的”,还附个笑脸儿。
但在找对象这件事上,白友杏绝不将就。她这人物欲低,想法也少,不求别人给她什么,因而也对人本身要求很高。对方家条件再好,人她看不上也不行,所以这些年高频相亲,一个也没成。
她想找个什么样的人?从前想,那得是像桑图一样又高又帅,看上去斯文温柔的人。可现在觉得,也不是这些能说出来的条条框框。她只是想遇到一个能打动她的人,而这个人,心里也要真的有她。这不是有钱就够的。
她妈妈当初从老家来齐市参加工作,别人给介绍了几个本地吃商品粮的,也都让她妈处了两回,就骂跑了,说对方总跟高人一等似的,话里话外,瞧不上她外地的。她不受这气。
最后找了白友杏他爸一个电厂工人,也是农村顶替来的。别人问她妈看上这人什么了?她妈支支吾吾的。这人除了老实本分,对她好,倒也没什么了。可她就是看上他人好了。
他挺穷,什么也没有,但自行车屁股上,永远绑着一只干净的小棉垫,怕她硌着,也怕她裙子上沾上自行车的锈。
他工资不多,但领她下馆子从不小气,展开信封,掏出钱,露着一口大白牙说:“我攒钱就是为了带你来吃的,从攒的时候就开始高兴了,你想吃啥咱点啥,多吃,多吃。”
结婚了,单位分了这间小房,家里拉电线,搞电焊,蓝油漆刷门,都是他爸一人弄。那时条件差,即便是电厂宿舍,家里也常跳闸,可包小霜从不担心,因为她那个老公总会一言不发地摸出蜡烛点上,自己钻去楼道,一边修,还一边大声跟家里的媳妇说着话,怕她一个人呆着害怕……很快,屋里就重新亮起来。
只不过年轻的包小霜每次闷着头,红着脸,这样告诉别人时,都引得别人哈哈大笑。
两兜空荡荡的,一掏,就剩人品了。
“杏,你爸就是个很好的人,没得说。老天叫他早走,这不能怨他……”李金枝叹口气,声音轻轻颤抖着,“你爸人好,善良,谁跟他过都差不了,你也找个人品好,负责任的青年……实在找不到,也没事。自己好好过,也能过好一辈子。”
“嗯,我肯定!”白友杏用力点点头,又掏出一只鼓鼓的小红包,“姥姥,这是我赚的,你花。”
“我有钱,你留着买点喜欢的衣裳,买点你姐姐穿的那种,这有花的。”李金枝在胸口比了比,白友杏立刻把五千块钱塞进李金枝的大衣兜,“我有衣服。这是咱俩的秘密,别告诉别人。”
回家路上,包小霜情绪不怎么高涨,一直默不作声。白友杏觉得他妈发火的时候是挺吓人,但不如她不说话吓人。
她这是又受刺激了。
就在从二姨家离开的时候,她姥姥送出来说,再住一周就快过小年了,小年前,想去小霜和小风家住上几天。
原本大家都还挺开心的,她二姨一听,立刻皱了眉头,拦住说:“住啥住,你住过去不是添乱么?你去了,人家住哪?总不能让你一个老太太在过道打地铺吧。”
白友杏连忙说可以住她屋,她去睡沙发,她二姨又说:“这是何必的。小杏要上班,那么辛苦,还睡不好,三妹和小弟也要工作,家里也没个人照看,你去了还得腾出时间伺候你,闲的了?快别想一出是一出了!”
包小霜听着,也没有辩解。她姐姐说得对,他们家的确是很小,多住了一只狗都觉得挤,更别说是个老人了。去了住不好,睡不好,还不如跟着她二姐享享福。这是她自己没本事,不怪别人说话难听。
“你就住这吧妈,别折腾了。走了。”包小霜静静地等着电梯。
韩俊已经提前走了,但派人备了点回礼,鲁珍给她时,包小霜坚持没要。
直到晚上,家里一直静悄悄的,包小霜盘腿坐在沙发上,任电视里的声音嘈嘈杂杂地冒出来。
包小风每晚都练一会口琴,今晚,他在阳台,对着外面的黑夜吹了一首《红河谷》,悲伤的音乐在天边的深海里流淌,没有人说话。
直到快十点,包小霜突然接了个电话。是贺松柏打来的。
-----------------------
作者有话说: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平静。
包小霜一听就挂了脸,稍顿,探了探身问:“珍珍怎么还没要个孩子?”
话音未落,包小月的脸也立刻发绿。
这话正捅在她肋叉骨上,她也不知道为什么闺女结婚一年多了也弄不出个孩子。两人看着挺和气的,韩俊话很少,也没什么是非,婚后两人都没红过脸,她闺女也一门心思贴在韩俊身上,可就是没有……
问鲁珍,她光说韩俊太忙了不见人,好不容易在家呆一会,怎么挨他也不让碰,话多了还发火,大概还是事业压力太大。反正从在一起就这样,她也习惯了,有钱人嘛,有点脾气跟小病儿很正常,得体谅。
这男人被窝里的事,包小月也不好介入,她愁得不得了,似乎鲁珍本人都不如她愁,还整天美滋滋地逛街吃喝做美容……
正不知道怎么说,鲁珍开口了,“哎呦三姨,韩俊个大忙人,一个月恨不得二十多天出差,忙得哪有时间啊!我也总感冒,正吃着补药呢,调理调理再说吧,总会有的嘛,不急。”
“噢……”包小霜点点头,“就是就是。”
“喝水。”韩俊就近把一只茶杯搁在白友杏面前,对她淡淡笑了下,手臂起落间,又带来一股苦香。
“谢谢姐夫,我自己来吧……”白友杏无奈地笑着,心想她妈可真会问,弄得她真尴尬。都是亲姐妹,何必哇……
白友杏她姥姥去年冬天摔了一跤,虽然好了,但今年冬天不知是不是因为太冷,说话总跟短一口气似的,跟大家坐着聊了一会,就没精神,中午吃饭时人又多,老太太就说,想拿个小碗回床上靠着吃。
李金枝睡了一张榻榻米床,床上半拉睡人,半拉搁着张小矮桌,白友杏干脆说,她挨样菜扒一点,陪着她姥姥回屋吃。
她二姨正愁家里没那么多凳子,想让鲁珍回他们家拿两把来,看鲁珍一双眼像黏在韩俊身上似的,韩俊又在一边忙工作,心想拉倒吧,就拿了几个小碟,依样装好小菜,在老太太屋里单摆了一桌。
不久,餐厅就传来包小月和包小霜攀比着吹牛的声音,白友杏关上门,给她姥姥的米饭上夹菜,“姥姥,你一定要多吃饭,人能吃饭,身体才会有劲。”
“我挺好的。杏,你怎么样?彻底养好了吗?”李金枝拍拍白友杏手背,意思菜够了,吃不了,又说:“你妈好大岁数才有了你,生你那时,花了一天一夜,打你一下生,我就悬着心。”
白友杏上小学时,李金枝放心不下,又舍不得,特意从老家跑来包小霜家里照顾她,给她做午饭,就这么一直照顾到白友杏上初中,那个小小的家实在住不下了,李金枝才回了老家。
这些年白友杏最爱过节的原因,也是因为能回乡下看看姥姥,买点姥姥爱吃的酥点心,大红肠,住住小时候住的小院子。她也总想快点拿到编制,到时工资翻上三倍,就能让姥姥也跟着她享享福,也为她感到光荣。
可一切,似乎都赶不上老人老去的速度快。
一想到这,白友杏心里难受,拉着姥姥的手放到腰上说:“我特别好,你摸摸,过节还胖了三斤呢。”
“胖点好,你二姐姐整天为了减肥不吃米饭,一到秋冬就生病,这是糟践自己……”
“我不生病,我身体好,病都绕路走,你别担心。”白友杏说着,极力瞪着一双眼睛,想让姥姥安心,李金枝摸了摸她的头发,笑了:“杏,给姥姥说说,你妈说的那个家里有钱的,对你好吗?姥姥跟你说……”
她说着,从一堆衣服里抽出一件呢子大衣,口袋里有个塑料袋,塑料袋包着个牛皮纸信封,打开,竟有一只明晃晃的金镯子。
“这只就是留给你的,我老娘给我的,你妈跟两个姨结婚的时候我都没舍得给,你两个姐姐也一样,就等着你嫁人。”
白友杏听了心里酸酸的,她根本不了解那个贺承鑫,却也抽了抽鼻子说:“他人挺好的,我再跟他处一处。”
“是得处一处。”李金枝缓缓点着头,“过日子,就是图个人好,心里要有你,遇到沟啊坎儿的,两人能互相扶一把,谁也不抛弃谁。我倒觉得不用非去攀高枝,别人家再好,也是别人的,女孩家日子过得舒坦,自己能赚能吃,有底气,也不受气,就够了。”
“我不受气,姥姥。”
白友杏这点倒是随他妈。说她怂,受领导气的时候,她大气不敢喘,编辑给她退稿话说得那么难听,她也耐着性子回一个“好的好的”,还附个笑脸儿。
但在找对象这件事上,白友杏绝不将就。她这人物欲低,想法也少,不求别人给她什么,因而也对人本身要求很高。对方家条件再好,人她看不上也不行,所以这些年高频相亲,一个也没成。
她想找个什么样的人?从前想,那得是像桑图一样又高又帅,看上去斯文温柔的人。可现在觉得,也不是这些能说出来的条条框框。她只是想遇到一个能打动她的人,而这个人,心里也要真的有她。这不是有钱就够的。
她妈妈当初从老家来齐市参加工作,别人给介绍了几个本地吃商品粮的,也都让她妈处了两回,就骂跑了,说对方总跟高人一等似的,话里话外,瞧不上她外地的。她不受这气。
最后找了白友杏他爸一个电厂工人,也是农村顶替来的。别人问她妈看上这人什么了?她妈支支吾吾的。这人除了老实本分,对她好,倒也没什么了。可她就是看上他人好了。
他挺穷,什么也没有,但自行车屁股上,永远绑着一只干净的小棉垫,怕她硌着,也怕她裙子上沾上自行车的锈。
他工资不多,但领她下馆子从不小气,展开信封,掏出钱,露着一口大白牙说:“我攒钱就是为了带你来吃的,从攒的时候就开始高兴了,你想吃啥咱点啥,多吃,多吃。”
结婚了,单位分了这间小房,家里拉电线,搞电焊,蓝油漆刷门,都是他爸一人弄。那时条件差,即便是电厂宿舍,家里也常跳闸,可包小霜从不担心,因为她那个老公总会一言不发地摸出蜡烛点上,自己钻去楼道,一边修,还一边大声跟家里的媳妇说着话,怕她一个人呆着害怕……很快,屋里就重新亮起来。
只不过年轻的包小霜每次闷着头,红着脸,这样告诉别人时,都引得别人哈哈大笑。
两兜空荡荡的,一掏,就剩人品了。
“杏,你爸就是个很好的人,没得说。老天叫他早走,这不能怨他……”李金枝叹口气,声音轻轻颤抖着,“你爸人好,善良,谁跟他过都差不了,你也找个人品好,负责任的青年……实在找不到,也没事。自己好好过,也能过好一辈子。”
“嗯,我肯定!”白友杏用力点点头,又掏出一只鼓鼓的小红包,“姥姥,这是我赚的,你花。”
“我有钱,你留着买点喜欢的衣裳,买点你姐姐穿的那种,这有花的。”李金枝在胸口比了比,白友杏立刻把五千块钱塞进李金枝的大衣兜,“我有衣服。这是咱俩的秘密,别告诉别人。”
回家路上,包小霜情绪不怎么高涨,一直默不作声。白友杏觉得他妈发火的时候是挺吓人,但不如她不说话吓人。
她这是又受刺激了。
就在从二姨家离开的时候,她姥姥送出来说,再住一周就快过小年了,小年前,想去小霜和小风家住上几天。
原本大家都还挺开心的,她二姨一听,立刻皱了眉头,拦住说:“住啥住,你住过去不是添乱么?你去了,人家住哪?总不能让你一个老太太在过道打地铺吧。”
白友杏连忙说可以住她屋,她去睡沙发,她二姨又说:“这是何必的。小杏要上班,那么辛苦,还睡不好,三妹和小弟也要工作,家里也没个人照看,你去了还得腾出时间伺候你,闲的了?快别想一出是一出了!”
包小霜听着,也没有辩解。她姐姐说得对,他们家的确是很小,多住了一只狗都觉得挤,更别说是个老人了。去了住不好,睡不好,还不如跟着她二姐享享福。这是她自己没本事,不怪别人说话难听。
“你就住这吧妈,别折腾了。走了。”包小霜静静地等着电梯。
韩俊已经提前走了,但派人备了点回礼,鲁珍给她时,包小霜坚持没要。
直到晚上,家里一直静悄悄的,包小霜盘腿坐在沙发上,任电视里的声音嘈嘈杂杂地冒出来。
包小风每晚都练一会口琴,今晚,他在阳台,对着外面的黑夜吹了一首《红河谷》,悲伤的音乐在天边的深海里流淌,没有人说话。
直到快十点,包小霜突然接了个电话。是贺松柏打来的。
-----------------------
作者有话说: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