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你说呢?”
江映梨瞬间就明白了,一瞬间也面红耳赤的,扑进他怀里。
“陛下~这两天陛下太不知节制了,今日只许三回。”
“再说吧。”
萧承澜吻住他盯了已久的唇。
......
第0章 尾声四封后大典
嘉启四年三月十三,大吉,天气也有所回暖,先前搁置的封后大典开始举行。
持节使一早便带着册文恭候在了昭华宫外,准备引江映梨去坤宁宫,宣读册文。
江映梨的皇后冕服以代表尊贵的黑红色为底,金色的凤凰刺绣攀附其上,袖宽而长,端庄肃穆,裙摆华丽。凤冠整体是一只振翅欲飞的七尾金凤凰,凤凰的尾上都嵌着红宝石,凤冠两侧是对衬的金龙衔珠的珠宝坠饰,长长的,从鬓角一直延伸到胸前。
整套冕服,华丽得不可方物。光是穿上,就费了一番功夫。
江映梨走出宫殿门口,持节将她迎上了凤舆。
凤舆前后有足足百人的队伍,前面是江映梨的得力心腹连翘和秋霞,还有几名女官,一同捧着皇后妆奁,全是耀眼夺目又漂亮的首饰,还有代表皇后身份的礼冠。
后面的女官们持着各色皇后仪仗。排头的是凤凰与牡丹纹团花纹的华盖,方繖,紧随其后的是孔雀扇,还有分别由金龙金凤衔着彩幢和彩幡。
每走一步,仪仗都随风招展,飘扬,显得整个队伍肃穆又华丽,更衬得被簇拥在中间的江映梨雍容华贵,荣华无极。
凤舆到了坤宁宫,稍作停留。穿着宫妃礼服的各宫嫔妃们等候在此,等着拜见皇后。
凤印宝册早已经在江映梨手中,此刻不必再授,只是象征性地宣读了册文,江映梨谢恩。谢完恩后,各宫的嫔妃行叩拜礼。
凤舆在坤宁宫停留完毕,便一路往承乾门进发。
文武百官穿着朝服分列左右,从承乾门一直排列到承乾殿的御阶和丹陛之下,静待皇后凤舆。
江映梨坐在凤舆上,越过承乾门,看到了十分恢弘壮阔的景象,百官的礼服和禁军,还有大邺的旗帜,肃穆地呈现在眼前。
萧承澜戴着十二旒彩珠冠冕和十二章帝王衮服,肃立在人群尽头。
江映梨内心愈发欢欣与喜悦,恨不得队伍再走快一些,让她早早牵到陛下的手。
萧承澜看着被簇拥在华丽仪仗中的江映梨,内心也欢欣尤甚。
礼部准备了这么长时间,这场大典操办得十分隆重华丽。
他的梨儿值得天下最好的。
凤舆停下,江映梨被引下凤舆,一步一步朝着萧承澜走去,萧承澜没有顾及礼节,也并不在原地等待,而是朝着她的方向走去。
对于陛下又擅自改了礼节这事儿,礼部对此早有预料,甚至心里有一种果然如此,该来的总会来的感觉。
只要是皇后娘娘走过来了,陛下怎么可能待在原地不动呢?
礼部尚书挥挥手,示意恭立在陛下两侧的帝王仪仗赶紧跟上。
一段长长的路,两人彼此奔赴,便不再漫长。
萧承澜牵住江映梨朝他伸出的手,轻晃的旒冕之后,眉宇间是肉眼可见的春风得意。
他牵着江映梨,一步一步走向承乾殿,两人一起踩着丹陛而上,站到了最高位。
丹陛之下,文武百官齐齐跪地叩拜,恭贺万岁。
这一年,恰好是江映梨入宫的第四年伊始,她与陛下,又一起走过了一个四年。
尽管这四年不比肃王府温馨安宁,但她与陛下,始终都为了彼此在努力,一起奔向了更好的对方。
第0章 尾声五皇妹
北疆的战事在四月下旬彻底了结。屡屡进犯北境的游牧部落彻底归降大邺,至少可保边境百年安稳。
百年无战事,百姓便可安心休养生息,国库的银子不用源源不断地送去战场,可以好好地发展国力。
这是奠定一个王朝安稳繁荣的基础。
北疆的将领都回京了,顾铮自请去北疆戍边,萧承澜并未同意。
他征战一生,本该在京中安度晚年。
去年薛家谋逆,顾晓然传递假消息,拖延顾将军听令调兵,导致近卫军那边支援不及时而枉死了许多将士。
看在顾家从前的功劳和顾铮将功折罪的面子上,萧承澜只赐死了顾晓然,并未过多苛责顾家。
顾铮身上压着将士的血,也压顾家先辈的忠魂,他没有立场为顾晓然求情,但他还是求了。
结果如何,他心里也有数。
陛下是天子,必须要给拼死守卫皇宫的将士们一个交代。
他恨薛太后引导晓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若非薛太后将晓然从念慈庵接回来,再过上几年,他定能再腆着老脸求陛下把晓然接回来。
即便薛太后已经被一杯毒酒灌死了,他心中的恨意仍旧难消。
不过,比起恨,他心中更多的是憾。
**
江照在西南崭露头角,在北疆一战中则是彻底扬了名。
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这个年轻的将领一些家事上的争议。
江照多多少少也听到了,但他并不在意。
他在意的事情是要在五月底之前赶回京城,参加麟儿的周岁宴。
萧宸安是嘉启三年六月一日的生辰,萧锦婳按作与他同岁,两人一起抓周。
紧赶慢赶,江照到底是在五月底回了京城,又一次风尘仆仆的。
江映梨先给他办了场接风宴。
江照看着大半年不见的外甥们,甚是想念。
当初他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只能坐着,现在已经能灵活地爬来爬去了,很闹腾。阿福已经被养得白白净净,看上去便知很健康。
六月一日,太子的和公主的抓周宴,操办得也很隆重。
不过,比起封后大典,就没那么严肃,多了几分趣味。
特地搭建的小圆台上铺满了红色的绒毯,边缘上放满了抓周的物品。
有玉玺,毛笔,小刀剑,乐器,铜镜,糕点,玉如意,平安锁...
小太子和小公主被抱上台子放在正中间,萧承澜和江映梨站在最前面,江照稍后一步,其余宫妃们和大臣都在各自的席位上观礼。
萧宸安一被放到圆台上就开始爬,也许他经常见那玉玺,一看到熟悉的,赶紧爬过去拿。
太子去抓玉玺,自然是个好兆头,大家都喜了。
萧宸安抓了东西便很神气地爬回江映梨与萧承澜面前。
“麟儿真棒。”
“阿福想要什么?拿来给父皇母后瞧瞧。”
江映梨轻拍手掌,鼓励着在原地不动的萧锦婳。
萧锦婳瞧着江映梨说话,咧开嘴笑,朝她爬过来。
江映梨面前放着的,是平安锁,见状,江映梨愈发哄得起劲。
“对,阿福过来,母后这儿有好东西呢。”
萧承澜浅浅笑着,看萧锦婳爬过来。
就在萧锦婳挥舞着小手要抓到那个平安锁时,萧宸安抓住了她的手。
萧锦婳睁着大眼睛看了看自己的皇兄,咧开嘴笑,双手回握住了他。
江映梨看向萧宸安,指着两人交握的手,笑到:“陛下瞧,这俩孩子,真是一刻也分不开,感情真好。阿福啊,先放开你太子哥哥,把这个平安锁拿上。”
萧承澜回以江映梨温柔一笑,在她转过去时,脸上神情显露出几分古怪。
他看着两个孩子紧握的手,微微蹙了蹙眉。
他伸手,温声唤道:“阿福,看父皇这里。”
萧锦婳的在他的轻唤之下,一只手终于放开了萧宸安,向萧承澜挥舞着。
很快,她的视线终于重新落到先前她准备抓的那个平安锁上。
江映梨见她终于要抓了,很是高兴,头一摇一晃间,发髻间簪的那朵牡丹掉了下去。
萧锦婳将那只平安锁和牡丹一起抓了起来。
江映梨欢喜至极,揉揉她的小脸蛋:“阿福真棒,还帮母后捡簪花呢。”
萧承澜目光落在那朵开得雍容华贵的姚黄牡丹上,又看一眼沉浸在喜悦中的江映梨,终究什么都没说。
第0章 尾声六遣散后宫
两岁的孩子最好玩,这是贵妃娘娘宋婉言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因为两岁的萧宸安与萧锦婳已经会喊人了。
一口一个华娘娘,奶声奶气的,听得她身心舒畅。
而且,这俩兄妹除了父皇母后,还有一些贴身伺候的宫人之外,最先学会的,就是她的称号,颖昭仪败就败在封号太难念。
得闲的时候,江映梨就将俩孩子带去御花园,和大家品品茶,闲谈说笑,一边逗孩子,放她们在外面接触新事物。
久而久之,大家的封号两个孩子都会念了。
各位娘娘都做了自己拿手的小物件儿送给他们俩。
有的做了小手帕,有的缝了福袋,还有的刻了小木雕。
因为是兄妹俩,东西都是成双成对的。
江映梨瞬间就明白了,一瞬间也面红耳赤的,扑进他怀里。
“陛下~这两天陛下太不知节制了,今日只许三回。”
“再说吧。”
萧承澜吻住他盯了已久的唇。
......
第0章 尾声四封后大典
嘉启四年三月十三,大吉,天气也有所回暖,先前搁置的封后大典开始举行。
持节使一早便带着册文恭候在了昭华宫外,准备引江映梨去坤宁宫,宣读册文。
江映梨的皇后冕服以代表尊贵的黑红色为底,金色的凤凰刺绣攀附其上,袖宽而长,端庄肃穆,裙摆华丽。凤冠整体是一只振翅欲飞的七尾金凤凰,凤凰的尾上都嵌着红宝石,凤冠两侧是对衬的金龙衔珠的珠宝坠饰,长长的,从鬓角一直延伸到胸前。
整套冕服,华丽得不可方物。光是穿上,就费了一番功夫。
江映梨走出宫殿门口,持节将她迎上了凤舆。
凤舆前后有足足百人的队伍,前面是江映梨的得力心腹连翘和秋霞,还有几名女官,一同捧着皇后妆奁,全是耀眼夺目又漂亮的首饰,还有代表皇后身份的礼冠。
后面的女官们持着各色皇后仪仗。排头的是凤凰与牡丹纹团花纹的华盖,方繖,紧随其后的是孔雀扇,还有分别由金龙金凤衔着彩幢和彩幡。
每走一步,仪仗都随风招展,飘扬,显得整个队伍肃穆又华丽,更衬得被簇拥在中间的江映梨雍容华贵,荣华无极。
凤舆到了坤宁宫,稍作停留。穿着宫妃礼服的各宫嫔妃们等候在此,等着拜见皇后。
凤印宝册早已经在江映梨手中,此刻不必再授,只是象征性地宣读了册文,江映梨谢恩。谢完恩后,各宫的嫔妃行叩拜礼。
凤舆在坤宁宫停留完毕,便一路往承乾门进发。
文武百官穿着朝服分列左右,从承乾门一直排列到承乾殿的御阶和丹陛之下,静待皇后凤舆。
江映梨坐在凤舆上,越过承乾门,看到了十分恢弘壮阔的景象,百官的礼服和禁军,还有大邺的旗帜,肃穆地呈现在眼前。
萧承澜戴着十二旒彩珠冠冕和十二章帝王衮服,肃立在人群尽头。
江映梨内心愈发欢欣与喜悦,恨不得队伍再走快一些,让她早早牵到陛下的手。
萧承澜看着被簇拥在华丽仪仗中的江映梨,内心也欢欣尤甚。
礼部准备了这么长时间,这场大典操办得十分隆重华丽。
他的梨儿值得天下最好的。
凤舆停下,江映梨被引下凤舆,一步一步朝着萧承澜走去,萧承澜没有顾及礼节,也并不在原地等待,而是朝着她的方向走去。
对于陛下又擅自改了礼节这事儿,礼部对此早有预料,甚至心里有一种果然如此,该来的总会来的感觉。
只要是皇后娘娘走过来了,陛下怎么可能待在原地不动呢?
礼部尚书挥挥手,示意恭立在陛下两侧的帝王仪仗赶紧跟上。
一段长长的路,两人彼此奔赴,便不再漫长。
萧承澜牵住江映梨朝他伸出的手,轻晃的旒冕之后,眉宇间是肉眼可见的春风得意。
他牵着江映梨,一步一步走向承乾殿,两人一起踩着丹陛而上,站到了最高位。
丹陛之下,文武百官齐齐跪地叩拜,恭贺万岁。
这一年,恰好是江映梨入宫的第四年伊始,她与陛下,又一起走过了一个四年。
尽管这四年不比肃王府温馨安宁,但她与陛下,始终都为了彼此在努力,一起奔向了更好的对方。
第0章 尾声五皇妹
北疆的战事在四月下旬彻底了结。屡屡进犯北境的游牧部落彻底归降大邺,至少可保边境百年安稳。
百年无战事,百姓便可安心休养生息,国库的银子不用源源不断地送去战场,可以好好地发展国力。
这是奠定一个王朝安稳繁荣的基础。
北疆的将领都回京了,顾铮自请去北疆戍边,萧承澜并未同意。
他征战一生,本该在京中安度晚年。
去年薛家谋逆,顾晓然传递假消息,拖延顾将军听令调兵,导致近卫军那边支援不及时而枉死了许多将士。
看在顾家从前的功劳和顾铮将功折罪的面子上,萧承澜只赐死了顾晓然,并未过多苛责顾家。
顾铮身上压着将士的血,也压顾家先辈的忠魂,他没有立场为顾晓然求情,但他还是求了。
结果如何,他心里也有数。
陛下是天子,必须要给拼死守卫皇宫的将士们一个交代。
他恨薛太后引导晓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若非薛太后将晓然从念慈庵接回来,再过上几年,他定能再腆着老脸求陛下把晓然接回来。
即便薛太后已经被一杯毒酒灌死了,他心中的恨意仍旧难消。
不过,比起恨,他心中更多的是憾。
**
江照在西南崭露头角,在北疆一战中则是彻底扬了名。
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这个年轻的将领一些家事上的争议。
江照多多少少也听到了,但他并不在意。
他在意的事情是要在五月底之前赶回京城,参加麟儿的周岁宴。
萧宸安是嘉启三年六月一日的生辰,萧锦婳按作与他同岁,两人一起抓周。
紧赶慢赶,江照到底是在五月底回了京城,又一次风尘仆仆的。
江映梨先给他办了场接风宴。
江照看着大半年不见的外甥们,甚是想念。
当初他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只能坐着,现在已经能灵活地爬来爬去了,很闹腾。阿福已经被养得白白净净,看上去便知很健康。
六月一日,太子的和公主的抓周宴,操办得也很隆重。
不过,比起封后大典,就没那么严肃,多了几分趣味。
特地搭建的小圆台上铺满了红色的绒毯,边缘上放满了抓周的物品。
有玉玺,毛笔,小刀剑,乐器,铜镜,糕点,玉如意,平安锁...
小太子和小公主被抱上台子放在正中间,萧承澜和江映梨站在最前面,江照稍后一步,其余宫妃们和大臣都在各自的席位上观礼。
萧宸安一被放到圆台上就开始爬,也许他经常见那玉玺,一看到熟悉的,赶紧爬过去拿。
太子去抓玉玺,自然是个好兆头,大家都喜了。
萧宸安抓了东西便很神气地爬回江映梨与萧承澜面前。
“麟儿真棒。”
“阿福想要什么?拿来给父皇母后瞧瞧。”
江映梨轻拍手掌,鼓励着在原地不动的萧锦婳。
萧锦婳瞧着江映梨说话,咧开嘴笑,朝她爬过来。
江映梨面前放着的,是平安锁,见状,江映梨愈发哄得起劲。
“对,阿福过来,母后这儿有好东西呢。”
萧承澜浅浅笑着,看萧锦婳爬过来。
就在萧锦婳挥舞着小手要抓到那个平安锁时,萧宸安抓住了她的手。
萧锦婳睁着大眼睛看了看自己的皇兄,咧开嘴笑,双手回握住了他。
江映梨看向萧宸安,指着两人交握的手,笑到:“陛下瞧,这俩孩子,真是一刻也分不开,感情真好。阿福啊,先放开你太子哥哥,把这个平安锁拿上。”
萧承澜回以江映梨温柔一笑,在她转过去时,脸上神情显露出几分古怪。
他看着两个孩子紧握的手,微微蹙了蹙眉。
他伸手,温声唤道:“阿福,看父皇这里。”
萧锦婳的在他的轻唤之下,一只手终于放开了萧宸安,向萧承澜挥舞着。
很快,她的视线终于重新落到先前她准备抓的那个平安锁上。
江映梨见她终于要抓了,很是高兴,头一摇一晃间,发髻间簪的那朵牡丹掉了下去。
萧锦婳将那只平安锁和牡丹一起抓了起来。
江映梨欢喜至极,揉揉她的小脸蛋:“阿福真棒,还帮母后捡簪花呢。”
萧承澜目光落在那朵开得雍容华贵的姚黄牡丹上,又看一眼沉浸在喜悦中的江映梨,终究什么都没说。
第0章 尾声六遣散后宫
两岁的孩子最好玩,这是贵妃娘娘宋婉言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因为两岁的萧宸安与萧锦婳已经会喊人了。
一口一个华娘娘,奶声奶气的,听得她身心舒畅。
而且,这俩兄妹除了父皇母后,还有一些贴身伺候的宫人之外,最先学会的,就是她的称号,颖昭仪败就败在封号太难念。
得闲的时候,江映梨就将俩孩子带去御花园,和大家品品茶,闲谈说笑,一边逗孩子,放她们在外面接触新事物。
久而久之,大家的封号两个孩子都会念了。
各位娘娘都做了自己拿手的小物件儿送给他们俩。
有的做了小手帕,有的缝了福袋,还有的刻了小木雕。
因为是兄妹俩,东西都是成双成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