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学 >鉴昭行 > 鉴昭行
错误举报

鉴昭行 第412节

    林知清甩开王淑仪的手:“你快走!”
    说着,快速吹响玉笛。
    王淑仪一愣,便看到大梁的人脚步一下子顿住了。
    她犹豫了一下,往小巷后头跑了。
    林知清听到王淑仪的脚步声越来越远,心中松了一口气。
    她自己是在和亲名单之内的,大梁人再恨她,也可以等她嫁过去以后再折磨她。
    如今她就算去了四方馆也没什么关系。
    但王淑仪却是要避着王渊的。
    再加上那个先生的话,林知清不可能冷眼旁观。
    估摸着王淑仪跑得差不多了,她吹笛子的声音也缓了下来。
    那大梁随从的步伐凌乱,但还是跌跌撞撞走到了林知清面前。
    林知清也没打算硬碰硬,笛音越来越小。
    而后,她直接放下了笛子,静静看着大梁随从。
    那随从一把抓住了林知清的肩膀。
    林知清皱眉,刚想开口说话,便听到了一阵脚步声。
    她一愣,下一刻,随从惨叫一声,一把撤掉了放在林知清肩膀上的手。
    林知清瞳孔紧缩,回头一看,便瞧见王淑仪面色惶惶,手中拿着一块带血的尖利石头。
    见林知清看了过来,她打起精神开口道:“一起走。”
    林知清将她手中的石头往下一丢,瞥了大梁使臣一眼,拉着她的手便往外走。
    二人的脚步没有丝毫停留,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确保周围安全以后,才停下脚步。
    王淑仪喘着粗气,但眼中尽是喜色:“他们居然没追上来!”
    林知清在心中叹了一口气,没追上来,是因为有理由追责了。
    第493章 二女联手
    如若只是单纯的口角之争,想闹也闹不起来。
    但如今已经上手了,大梁使臣那头定然会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王淑仪好心帮她,这才伤了人。
    她对王淑仪折返回来帮她这件事还是有些意外的。
    “你方才为何不直接走?”林知清开口问。
    王淑仪闻言,脸颊微红:“父亲教导我要知恩图报,你方才舍身救我,我怎可一人苟且偷生?”
    “哪有这么严重。”林知清心中还是有些触动的。
    除开陆淮、林泱泱等人,在大盛鲜少有人待她和善。
    这王淑仪倒是不像林泱泱口中那般古板。
    “你快些走吧,天色已经有些晚了。”林知清开口道。
    闻言,王淑仪脸色有些发白:“我父亲定然会生气的。”
    说罢,她又挠了挠头:“对了,你可能还不知道,我父亲就是御史中丞王渊。”
    “先前你来过王家,我同我母亲在后院等你,但你一直在前院同我父亲说话。”
    她说话时,身体向前靠,眼睛微微瞪大,眼周的肌肉上提,似乎很是艳羡。
    林知清将这些动作看在眼里,又想到了自己的目的,深吸一口气:
    “我知道。”
    王淑仪不免意外。
    林知清接着开口道:“我不仅知道王大人之事,还知道先生之事。”
    说到这个,王淑仪面上的意外转换成了悲伤,她又想到了伤心事。
    林知清轻叹一口气,开门见山:“近日朝堂上的事你也知道,我不想去和亲。”
    “王大人是支持和亲的那一派,但我找不到他的破绽,便想从你入手。”
    “所以,你今日去了书肆那头,我也是知道的。”
    王淑仪愣了愣,随后皱眉:“那我同先生……”
    “你们的话我都听到了。”林知清没有隐瞒。
    虽然她同王淑仪只见过两次面,但却从这个看上去温婉柔弱的女子身上看到了力量。
    今日之事,让林知清放弃了先前催眠王渊使其看到王淑仪和亲场面的想法。
    因为现在有另一条更方便的路可以走。
    林知清的话让王淑仪有些惊惶。
    但很快,她便从惊惶不安中挣脱了出来。
    因为这些话林知清大可不必说出来。
    她能说出来,定然是有目的的。
    “你想干什么?”王淑仪皱眉,语气中多了些防备。
    这是正常的,林知清并未在意:“我想实现先生的愿望。”
    “或者说,我一直在为那件事努力。”
    还能有哪件事?
    王淑仪一下子便反应了过来,林知清说的是女子进书肆一事。
    她的睫毛颤了颤,下意识压低了声音:“那,那是有可能做到的吗?”
    林知清点头:“只要有想法,那便有可能,我不能给你肯定的答复,那样同骗你没有任何区别。”
    王淑仪握紧双手,脑海中的思绪有些混乱。
    若是换任何一个人同她说这些事,她都会觉得是天方夜谭。
    但说话的人是林知清!
    她在春日宴上同林知清见过一次,自那以后,耳边便经常会有林知清的消息传来。
    智斗镇远侯,怒弃未婚夫。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一个简单女子能做出来的事。
    更重要的是,先生在世之时,对林知清颇为赞叹。
    想到这些,王淑仪鼓起勇气开口道:“你既如此说,我便信你。”
    “我自小喜读诗书,可我父亲恪守成规,我年满十二后他便不许我再进学堂。”
    “教授我的夫子便是先生,她虽为女子,但学识渊博,还以男子名义开了一家书肆,我便偷偷随她一同学习。”
    “我去书肆找她时,被父亲发现了,父亲勃然大怒,不许我再跟随先生学习。”
    “你应当也知道我院子外头那些护院吧?这就是他们的由来。”
    林知清点头:“知道,但我没想到这其中的故事居然如此曲折。”
    王淑仪的目光有些落寞:
    “我父亲他是个好人,也是个愚人。”
    “林二小姐,和亲之事你别怪他,他总以为大盛政权安稳,百姓便能安稳。”
    “此次和亲之人换作任何一个人,他都会不遗余力地促进的。”
    即使觉得自家父亲确实顽固,但她还是不希望别人过多地误解父亲。
    林知清抬眸:“若是那个人是你呢,王大人该当如何?”
    王淑仪一愣,似乎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她的眼神在迷茫、痛心等情绪中来回转换,最后只是低下头,轻轻说了一句:
    “即使是我,他也会坚持促成和亲之事。”
    林知清看出了王淑仪的难过,她轻轻拍了拍王淑仪的背:
    “没有发生的事谁也不能下定论,王小姐,你自己心里呢,支持和亲一事吗?”
    王淑仪摇头:“先生同我说过,用女子换来的和平,不是真正的和平。”
    “这些日子在盛京城出现的报纸,应当是林二小姐你的手笔,先生说你身上颇有望舒侯的风范。”
    “我同我父亲相差甚远,他比我更勇敢。”林知清抓住了王淑仪的手:
    “淑仪,我需要你帮我,说服王大人,让他明白和亲并不是大盛唯一的选择。”
    “我们的路,远比想象中的更宽更远。”
    “我吗?”王淑仪轻咬唇瓣:“我没有把握,父亲一向都是理智的。”
    “我们可以尝试,尝试过之后才知道此事到底有无可能,不是吗?”林知清再次开口:
    “在镇远侯府被定罪之前,我也没有把握能够替我父亲沉冤昭雪。”
    “可是我做到了,淑仪,请你相信我。”
    王淑仪缓缓抬头,看向林知清的眼睛。
    她的眼睛很亮,就像是天上的星星,闪着热切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