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朱永贤指着两江道,说道:不如去江南吧,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我看扬州就不错。
裘智探头看了一眼地图,看到扬州府的考语上写着冲、繁、疲、难(注1),可谓是四字俱全,不禁皱起眉头。
江南富庶,扬州更是繁华之地,扬州的官职无论品级高低都是肥差,就是太磨人了。裘智自知身体情况,若非万不得已,不想下一任那么累。
看到裘智皱眉,朱永贤立刻明白过来,拍了拍自己的头,后悔道:瞧我这脑子,江南水深,官场倾轧,整天勾心斗角,确实太累了。这个不行,咱们再换个地方。
裘智握住朱永贤的手,柔声道:不急,慢慢挑。
朱永贤想了想裘智的喜好,提议道:要不看看广东,那边气候好,冬天不冷,你也不容易生病。再说,你喜欢吃粤菜,还能经常吃到新鲜的荔枝。
裘智看朱永贤事事以自己为先,心中感动,微笑道:有你在身边,去哪都一样。你若喜欢江南,咱们就去江南,反正我一个同知,忙不到哪去。
朱永贤突然眼前一亮,道:我们去惠州吧!你看,这地方只有冲和难两个考语,事情不会太繁重。惠州地处交通要道,应该十分繁华。
其实,朱永贤内心也有些后悔提议去江南,裘智到了当地少不了应酬,秦淮河畔美人那么多。虽然他对裘智有信心,但还是不希望爱人与人逢场作戏,去广东正好。
裘智有些不确定问道:长公主是不是也在广东?
朱永贤听他提起,才想起大姐确实在广东,立刻点头道:没错,我姐夫在广东做巡抚。
如此一来,更坚定了朱永贤去广东的想法。巡抚衙门设在广州,惠州离广州不远,有姐姐、姐夫照应着,更是如鱼得水了。
朱永贤当即拍板:就去惠州。果然天下是自家的就是好,想去哪就能去哪,任自己挑选。
朱永贤话音刚落,白承奉进屋来报信:王爷,陛下派人来催您回京呢。
朱永鸿知道弟弟心野,一向不拘束他,怎么好好地突然催他回京。裘智不免好奇起来,问道:京里出事了吗?
白承奉凑到二人跟前,小声道:听说是要对真真国用兵了,陛下一个人忙不过来,找王爷回去帮忙呢。
听罢,朱永贤的脸立刻皱成了一团,愁眉苦脸地说道:看来要忙了。
裘智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安慰道:最多忙上半年,等一切步入正轨就好了。
虽然战事可能要持续很久,但刚开战的时候,群臣尚未适应,难免忙乱。等众官员各司其职后,就不用朱永贤了。
裘智把手搭在朱永贤的肩上,笑道:正好我在家里闲着无事,这次换我来照顾你。
朱永贤看着裘智的笑脸,心情好了不少,微微一笑,握住裘智的手。两人十指相扣,默默传递着彼此的情感,一切尽在不言中。
分割线
政宁帝下旨,卫国与高丽、罗刹两国联合,共同讨伐真真国,黛玉几人亦有耳闻。
诏书中只提到真真国有不臣之心,屡次侵犯沿海城市,为保国土、护百姓才发兵反击,并未提及当年真真国偷布防图一事。
真真国自前朝以来就在沿海作乱,骚扰渔民,烧杀抢掠。黛玉等人对此早有耳闻,因此心中十分困惑,朝廷忍了几百年了,怎么突然就决定开战了。
黛玉叹息道:刀兵一动,朝廷保不齐要加税,又要征兵,受苦的只会是百姓。她眉头紧锁,脸上满是惆怅。
宝钗知她心肠软,见花谢了都要伤心半天的人,如今硝烟四起,心里肯定不好受。善良是好事,只是黛玉本来身子骨就弱,再这般多愁善感,不利于健康。
宝钗宽慰道:本朝加税只加在士绅身上,和咱们小民百姓没关系。我听说真真国弹丸之地,想来战事不会拖得太久。
黛玉心里清楚,战场上的事谁也说不准,古往今来以少胜多的例子不胜枚举,她如何不忧心?只是宝钗好言安慰,黛玉不愿让她平添烦恼,便勉强笑了笑,不再多言。
宝钗看黛玉强颜欢笑,知她心中忧虑,微一思忖道:真真国有错在先,沿海百姓被他们骚扰了几百年,如今该给他们点教训了。与其忧心,不如叫上晴雯她们,给前线的将士们做些衣裳。
黛玉思量片刻,点头道:你说得对,我那绣庄虽小,但也能尽点绵薄之力。希望这仗能早日打完,百姓能早些安生。
宝钗见黛玉一脸忧国忧民之色,忍不住打趣道:朝廷里的老爷们要是有一半人像你这么想,这世道早就太平了。谁不知道枪炮一响,黄金万两,他们巴不得这仗打不完,好从中捞银子。
黛玉知道宝钗说的是实情,不由苦笑道:咱们管不着别人,只求自己问心无愧。
她明白这个世道,也深知人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她能力有限,只盼做到薛玫所言,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其他的无能为力了。
宝钗素来乐观,鼓励道:你别灰心,星火燎原,水滴石穿。你现在在养生堂教导那些孤儿,等他们长大了,替你著书立说,把你的思想传播开去。或许再过几百年,真能实现天下大同。
宝钗心中亦有大志,想到未来若真能实现天下大同,心中不免有些激动,但想到自己无法看到那一天,又有些失落,幽幽地说道:只可惜咱们是看不到那时候了。
黛玉听宝钗如此夸赞自己,脸上微微泛红,忙谦虚道:我哪有什么思想,不过是学了些圣人之言罢了。
黛玉想到天下大同四字,脸上露出向往之意,喃喃自语道:若真能天下大同,你我看不到又有何妨,终归是有人能够看到。
宝钗又轻声安慰了黛玉几句,随后心中开始盘算起生意上的事来。
眼下三国联手,共同对付真真国,三国之间的关系必然更加稳固,东北的互市想来会更为繁荣。既然如此,何不趁此机会再去赚上一番?
黛玉看宝钗陷入沉思,眼中露出似火的光芒,便猜到她是在思考生意上的事,心中不由得感慨,果然事业让人容光焕发。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照得整个房间暖洋洋的。
姐妹们相依为命,黛玉相信从此以后,她们的生活每天都会是艳阳天。
本文正文全部完结了。
衷心感谢每一位小天使的点击、收藏、评论、营养液和地雷,非常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我自知笔力不足,情节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还是感谢大家的包容以及支持,没有让我单机到完结。
还有两章的番外,主要是红楼的情节。
朱永贤和裘智的故事会在下一本书里继续,会讲二人认识的过程,希望大家能支持。收藏一下我的新文《带着王爷做神探》感恩~
注1:冲、繁、疲、难是区分清代的府、州、厅、县的不同等次的考语。考语字数越多,地位就越重要。一般以四字俱全者为最要缺,三字者(冲繁难、冲疲难、繁疲难)为要缺,二字者(冲繁、繁难、繁疲、疲难、冲难、冲疲)为中缺、一字或无字者为简缺
冲:指州县位处交通要冲;
繁:指州县政务多而繁杂;
疲:指州县经常拖欠税赋,财政呈疲态;
难:指州县民风狡猾强悍,较难治理。
第106章 番外
一年半以后。
临近中秋, 李纨特意上门送来几盒中秋月饼。如今贾兰在私塾读书,虽然娘家没给她什么帮助,但凭着手中的积蓄, 日子也过得安稳。
宝钗去关外进货暂未归来, 黛玉一早起来就去了绣庄,香菱在铺子里帮忙, 家里只剩迎春带着大姐儿。
李纨知道自己这几个小姑子都有各自地一摊事, 见她们不在家并不觉意外,与迎春随意寒暄几句后便告辞回府。
养生堂是卫朝专门收养孤儿的机构, 说是孤儿, 但世人重男轻女, 十个被遗弃的婴儿里九个是女孩, 就算有男婴惨遭遗弃, 很快就会被领养,是以养生堂中住的都是孤女。
黛玉平日里在养生堂教导这些孤女读书识字, 不出几日周围的街坊都知道养生堂来了个女师傅。
众人并不清楚黛玉的学问到底如何,但听她说话温声细语, 举止温婉,书卷气十足, 胜似谪仙, 与旁人不同, 都认定她博学之人。
王家的媳妇生了两个女儿, 丈夫不喜,看到女儿就没个好脸色,把孩子养成了个鹌鹑似的性格, 见人缩头缩脑。王家媳妇看黛玉处事落落大方, 待人接物端庄大气, 不由动起了心思。
裘智探头看了一眼地图,看到扬州府的考语上写着冲、繁、疲、难(注1),可谓是四字俱全,不禁皱起眉头。
江南富庶,扬州更是繁华之地,扬州的官职无论品级高低都是肥差,就是太磨人了。裘智自知身体情况,若非万不得已,不想下一任那么累。
看到裘智皱眉,朱永贤立刻明白过来,拍了拍自己的头,后悔道:瞧我这脑子,江南水深,官场倾轧,整天勾心斗角,确实太累了。这个不行,咱们再换个地方。
裘智握住朱永贤的手,柔声道:不急,慢慢挑。
朱永贤想了想裘智的喜好,提议道:要不看看广东,那边气候好,冬天不冷,你也不容易生病。再说,你喜欢吃粤菜,还能经常吃到新鲜的荔枝。
裘智看朱永贤事事以自己为先,心中感动,微笑道:有你在身边,去哪都一样。你若喜欢江南,咱们就去江南,反正我一个同知,忙不到哪去。
朱永贤突然眼前一亮,道:我们去惠州吧!你看,这地方只有冲和难两个考语,事情不会太繁重。惠州地处交通要道,应该十分繁华。
其实,朱永贤内心也有些后悔提议去江南,裘智到了当地少不了应酬,秦淮河畔美人那么多。虽然他对裘智有信心,但还是不希望爱人与人逢场作戏,去广东正好。
裘智有些不确定问道:长公主是不是也在广东?
朱永贤听他提起,才想起大姐确实在广东,立刻点头道:没错,我姐夫在广东做巡抚。
如此一来,更坚定了朱永贤去广东的想法。巡抚衙门设在广州,惠州离广州不远,有姐姐、姐夫照应着,更是如鱼得水了。
朱永贤当即拍板:就去惠州。果然天下是自家的就是好,想去哪就能去哪,任自己挑选。
朱永贤话音刚落,白承奉进屋来报信:王爷,陛下派人来催您回京呢。
朱永鸿知道弟弟心野,一向不拘束他,怎么好好地突然催他回京。裘智不免好奇起来,问道:京里出事了吗?
白承奉凑到二人跟前,小声道:听说是要对真真国用兵了,陛下一个人忙不过来,找王爷回去帮忙呢。
听罢,朱永贤的脸立刻皱成了一团,愁眉苦脸地说道:看来要忙了。
裘智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安慰道:最多忙上半年,等一切步入正轨就好了。
虽然战事可能要持续很久,但刚开战的时候,群臣尚未适应,难免忙乱。等众官员各司其职后,就不用朱永贤了。
裘智把手搭在朱永贤的肩上,笑道:正好我在家里闲着无事,这次换我来照顾你。
朱永贤看着裘智的笑脸,心情好了不少,微微一笑,握住裘智的手。两人十指相扣,默默传递着彼此的情感,一切尽在不言中。
分割线
政宁帝下旨,卫国与高丽、罗刹两国联合,共同讨伐真真国,黛玉几人亦有耳闻。
诏书中只提到真真国有不臣之心,屡次侵犯沿海城市,为保国土、护百姓才发兵反击,并未提及当年真真国偷布防图一事。
真真国自前朝以来就在沿海作乱,骚扰渔民,烧杀抢掠。黛玉等人对此早有耳闻,因此心中十分困惑,朝廷忍了几百年了,怎么突然就决定开战了。
黛玉叹息道:刀兵一动,朝廷保不齐要加税,又要征兵,受苦的只会是百姓。她眉头紧锁,脸上满是惆怅。
宝钗知她心肠软,见花谢了都要伤心半天的人,如今硝烟四起,心里肯定不好受。善良是好事,只是黛玉本来身子骨就弱,再这般多愁善感,不利于健康。
宝钗宽慰道:本朝加税只加在士绅身上,和咱们小民百姓没关系。我听说真真国弹丸之地,想来战事不会拖得太久。
黛玉心里清楚,战场上的事谁也说不准,古往今来以少胜多的例子不胜枚举,她如何不忧心?只是宝钗好言安慰,黛玉不愿让她平添烦恼,便勉强笑了笑,不再多言。
宝钗看黛玉强颜欢笑,知她心中忧虑,微一思忖道:真真国有错在先,沿海百姓被他们骚扰了几百年,如今该给他们点教训了。与其忧心,不如叫上晴雯她们,给前线的将士们做些衣裳。
黛玉思量片刻,点头道:你说得对,我那绣庄虽小,但也能尽点绵薄之力。希望这仗能早日打完,百姓能早些安生。
宝钗见黛玉一脸忧国忧民之色,忍不住打趣道:朝廷里的老爷们要是有一半人像你这么想,这世道早就太平了。谁不知道枪炮一响,黄金万两,他们巴不得这仗打不完,好从中捞银子。
黛玉知道宝钗说的是实情,不由苦笑道:咱们管不着别人,只求自己问心无愧。
她明白这个世道,也深知人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她能力有限,只盼做到薛玫所言,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其他的无能为力了。
宝钗素来乐观,鼓励道:你别灰心,星火燎原,水滴石穿。你现在在养生堂教导那些孤儿,等他们长大了,替你著书立说,把你的思想传播开去。或许再过几百年,真能实现天下大同。
宝钗心中亦有大志,想到未来若真能实现天下大同,心中不免有些激动,但想到自己无法看到那一天,又有些失落,幽幽地说道:只可惜咱们是看不到那时候了。
黛玉听宝钗如此夸赞自己,脸上微微泛红,忙谦虚道:我哪有什么思想,不过是学了些圣人之言罢了。
黛玉想到天下大同四字,脸上露出向往之意,喃喃自语道:若真能天下大同,你我看不到又有何妨,终归是有人能够看到。
宝钗又轻声安慰了黛玉几句,随后心中开始盘算起生意上的事来。
眼下三国联手,共同对付真真国,三国之间的关系必然更加稳固,东北的互市想来会更为繁荣。既然如此,何不趁此机会再去赚上一番?
黛玉看宝钗陷入沉思,眼中露出似火的光芒,便猜到她是在思考生意上的事,心中不由得感慨,果然事业让人容光焕发。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照得整个房间暖洋洋的。
姐妹们相依为命,黛玉相信从此以后,她们的生活每天都会是艳阳天。
本文正文全部完结了。
衷心感谢每一位小天使的点击、收藏、评论、营养液和地雷,非常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我自知笔力不足,情节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还是感谢大家的包容以及支持,没有让我单机到完结。
还有两章的番外,主要是红楼的情节。
朱永贤和裘智的故事会在下一本书里继续,会讲二人认识的过程,希望大家能支持。收藏一下我的新文《带着王爷做神探》感恩~
注1:冲、繁、疲、难是区分清代的府、州、厅、县的不同等次的考语。考语字数越多,地位就越重要。一般以四字俱全者为最要缺,三字者(冲繁难、冲疲难、繁疲难)为要缺,二字者(冲繁、繁难、繁疲、疲难、冲难、冲疲)为中缺、一字或无字者为简缺
冲:指州县位处交通要冲;
繁:指州县政务多而繁杂;
疲:指州县经常拖欠税赋,财政呈疲态;
难:指州县民风狡猾强悍,较难治理。
第106章 番外
一年半以后。
临近中秋, 李纨特意上门送来几盒中秋月饼。如今贾兰在私塾读书,虽然娘家没给她什么帮助,但凭着手中的积蓄, 日子也过得安稳。
宝钗去关外进货暂未归来, 黛玉一早起来就去了绣庄,香菱在铺子里帮忙, 家里只剩迎春带着大姐儿。
李纨知道自己这几个小姑子都有各自地一摊事, 见她们不在家并不觉意外,与迎春随意寒暄几句后便告辞回府。
养生堂是卫朝专门收养孤儿的机构, 说是孤儿, 但世人重男轻女, 十个被遗弃的婴儿里九个是女孩, 就算有男婴惨遭遗弃, 很快就会被领养,是以养生堂中住的都是孤女。
黛玉平日里在养生堂教导这些孤女读书识字, 不出几日周围的街坊都知道养生堂来了个女师傅。
众人并不清楚黛玉的学问到底如何,但听她说话温声细语, 举止温婉,书卷气十足, 胜似谪仙, 与旁人不同, 都认定她博学之人。
王家的媳妇生了两个女儿, 丈夫不喜,看到女儿就没个好脸色,把孩子养成了个鹌鹑似的性格, 见人缩头缩脑。王家媳妇看黛玉处事落落大方, 待人接物端庄大气, 不由动起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