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学 >换嫁小夫郎 > 换嫁小夫郎
错误举报

第110章

    “怎么不动了?”赵景清疑惑中暗含担忧。
    袁牧第一次当爹,哪里知道,“你等我会儿。”
    他下床踩上鞋子,风一般的刮出去,“娘!”
    不一会儿,又风一般的刮回来。
    袁牧道:“娘说现在月份小,娃娃动的少,没事的。”
    赵景清松了口气,悬着的心落了回去。
    接下来几日,初为人父的小夫夫二人,最大的兴趣便是感受肚子里宝宝的胎动,好一阵新奇。
    袁牧买了不少小娃娃用的小玩意,赵景清也不遑多让,银质的长命锁小手环说买就买。
    两人穷苦出身,白手起家,向来节省,手里有了钱,也只在吃喝上多花费些,穿着还是普通的棉布衣裳,没什么款式,只是较从前颜色更鲜亮、崭新和干净些。节俭惯了的人,对未出世的小娃娃却十分舍得,什么新奇玩意儿都想给他备上。
    托孙涛留意的宅院有了信,赵景清和袁牧抽空随他去看。
    宅院在城西青萝里,与城西最热闹繁华的西市只隔开两条街,算是闹中取静。宅子一如赵景清的要求,是二进的院子,宅门进去是一进院,左右两侧各设两间厢房,中间是宴客厅以及通往二进院的游廊。二进院分正房和左右厢房,分别由圆月门和游廊隔开,可视作三个独立的小院子。二进院后侧,是一个小小的后罩院,是厨房和柴房。
    大大小小房间数下来,足足有十六间。
    宅院洒扫的干净,门窗似乎换过新的,开关不会吱呀响,花坛里荒芜着,冒出几株杂草,树木倒是长得繁茂,随风晃动。
    夫夫二人看过一圈后,便相上了这处宅院。
    二人皆不露声色,赵景清随意询问,“这院子卖价几许?”
    孙涛道:“主家报价四百两。”
    近来没少和这对夫夫打交道,孙涛清楚两人的性子,同事想给二人卖个好,也不拐弯抹角,“底价三百六十两。”
    赵景清和袁牧对视一眼,没有说话,心里却开始琢磨这个价合不合适。
    孙涛细数好处,“这处在城西算好位置,但放在清河县来看,算不得多好,最好的还属城东的,若要在城东买一处与这儿相同的宅院,没五百两下不来。我先让你们看这处,一来是在城西,去梨水凼方便,二来宅院簇新,价格适宜。”
    听罢,赵景清问:“这户宅院的主家为何要卖房子?”
    他想买院子,是为住得舒适,而不是为惹上麻烦。若是这处宅院有纠纷,就是再好,也是不能要的。
    孙涛有问必答,“主家做生意,手里银钱周转不过来。”
    赵景清颔首,“价格最低三百六十两?”
    “对,不能再少了。”
    赵景清道:“这不是比小数目,我们先商量商量。”
    “成。”孙涛回避,穿过游廊去到外边的一进院,给夫夫二人留出说话的空间。
    “袁大壮,你觉得如何?”赵景清问。
    袁牧环顾四周,“我觉得挺好,置办些家具就能入住。我们住正房,庭前院子大,花坛扩宽些,多种些花给你赏花。耳房改做书房,放你的书和账目,日后孩子启蒙,可以在里边读书。爹娘住东厢房,那边三间屋子,大姐和星儿回娘家也有地方住。西厢房留着待客。”
    赵景清顺着他的话畅想,露出笑来,心下更是满意,“那就定下了?”
    “定吧,定下来置办周全,咱们早些搬进来。”袁牧道,宝宝也能在新家里出生,自己的房子与租的房子始终不同。
    “好。”
    二人走到前院,同孙涛说要定下这处院子,问他何时能签订契约,将房契地契过户给他们。
    孙涛笑容满面,“三日内。”
    两日后,一手交钱,一手交房契地契,赵景清和袁牧拿着更名后盖过官印的房契地契从县衙中走出,相视一笑。
    不是第一次置办家业,却是最激动最开心的一次。
    买下宅子后,夫夫二人带林翠娥去看一圈,便开始琢磨如何添置家具,若无意外,这处宅子他们会住很久,住到孩子降生、长大、成婚、生子……住到他们含饴弄孙,两人想置办些好东西。先将家具打好,其余的慢慢添也不迟。
    两人多方打听,寻到一户打家具的老手艺人,定了一批酸枝木的家具,宴客厅、正房和东厢房共六间屋子的床榻柜子桌椅等,木材与手艺人的工钱拢共花费一百五十两,大头花在木材上。
    叫二人好一阵心疼。
    要打的家具不少,等全部打完,约摸得到七月去了,还早着呢,其余摆设不着急,慢慢准备即可。
    新宅那处多是袁牧在操心,赵景清安心养胎,以及处理豆腐坊的生意。
    转眼来到清河县近两月,袁牧偶尔送粮满仓进的货回小罗湾,关注了解一番小罗湾豆腐坊的生意,赵景清却从未回去过。
    现下梨水凼豆腐坊已不用多操心,胎怀得稳,赵景清便寻思着回一趟小罗湾,不回去看看,他心里始终记挂着。
    赵景清刚同袁牧表露出回去的意向,袁牧便急了,“来回颠簸四五个时辰,你身子怎么受得住?”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第89章
    “不回去, 我放心不下。”赵景清道,与袁牧对视,固执的坚持己见。
    四目相对, 许久之后, 袁牧败下阵来, 他深知景清对豆腐坊的看重,想回去亲眼看看, 无可厚非。
    “罢了,那便回去吧,我陪你回去。”袁牧退了一步,暗暗寻思回小罗湾的路途怎么让景清舒服些。
    赵景清露出笑来,“好!”
    袁牧戳戳他脸颊, 又好气又无奈, “什么时候回去?”
    “后天。”赵景清答, 明儿去梨水凼, 让徐立秋多上心, 有他在, 赵景清再放心不过。
    袁牧颔首,“成。”
    既然决定要回小罗湾,自是不能落下林翠娥, 同她一张口, 她便积极响应。
    “星儿有你们大姐照料, 我是放心的, 不知道你们爹咋样……”林翠娥念叨着, 利索的收拾东西。
    次日,赵景清去梨水凼一趟,叮嘱完回家来没瞧见袁牧, 问林翠娥也不知他去哪儿了,赵景清便寻思着他可能是去青萝里看宅子了。
    自打买了宅子后,他三五不时便去看看,除除院子里的杂草,赵景清便没放在心上,进屋整理账目,没整理多会儿便困乏得紧,赵景清躺上床小憩。
    再醒来,赵景清模糊听见院子里有嘁嘁声,像是马打响鼻的声音。
    赵景清悠悠转醒,声音还在,还添了哒哒哒的踢踏声。
    赵景清疑惑,套上衣裳踩上鞋子,开门往院子里看,只见一高头大马立在院里,正低头吃草。旁边摆放着车架。
    赵景清眨眨眼,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闭眼又睁眼,马还在。
    没看错。
    咋还来了架马车?赵景清才睡醒,神思不太清明,一时转不过弯。
    “醒了?”袁牧从厨房里走出,甩掉手上的水。
    赵景清点点头,视线从马移向袁牧,“你买的马车?”
    “租的,钱都你管着,我可没那么多私房钱能买马车。”袁牧说着话,走向红棕色骏马,爱惜地抚摸它油亮顺滑的鬃毛,“你身子重,回去坐马车比驴车舒服些。”
    赵景清心中胀鼓鼓的泛着丝丝甜意,“袁牧,你真好。”
    袁牧回头看他一眼,嘴角爬上笑意,胸膛似乎都挺起来了,哼哼两声表示你知道就好,又扭头观察骏马。
    赵景清走向他,见他喜爱这匹马儿,爱不释手,眼睛都舍不得挪开,暗暗下定决心,待下月五号收账后,便领袁牧去买一匹。
    翌日清早,一家三口早早便起来准备出发。林翠娥在厨房忙活,袁牧喂过马儿后,套上车架。待吃过早饭,赵景清和林翠娥坐上马车,袁牧驾着马车出发,驶离清河镇。
    赵景清和林翠娥坐在马车上,新奇不已,屁股下的垫子软软的,左看看右看看。赵景清掀开垂帘往外看,风吹拂而过,分明是一样的景色,所见却与驴车上的不同。
    马车脚程快,即使袁牧顾及着景清身子重,驾车驾得慢,但也比驴车快上许多,不过一个半时辰,马车便抵达小罗湾赵氏豆腐坊。
    大毛二毛汪汪叫,尾巴晃出残影,热情的拱卫着马车。
    马车驶入坊内,袁月和袁星瞧见,以为是有生意找上门,一前一后走出来迎接。怎想打眼一瞧,驾车的是袁牧。
    “二哥!”袁星惊喜不已,“你会驾马车!哪来的马车啊?”
    袁牧回着话,转身将景清抱下马车,待他站稳,又扶林翠娥下车。
    “景清哥哥!娘!”袁星往赵景清身边凑,亲香亲香,又腻到林翠娥身边去,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
    “大姐。”赵景清同袁月打了声招呼,便迫不及待进坊内,慢慢转悠两圈,见上工生产井井有条,一如从前,终于放下心来。